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社长山崎智久先生
企业风采
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自1919 年创立以来,经过长年坚实、积极的企业经营,成长为世界机床行业的排头企业。通过提供走在时代最前列的多任务机床、无人化生产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为了向客户提供“总体解决方案”和“全球化支持”,于1974 年在美国,1987 年受当时的撒切尔首相之邀在英国,1992 年在新加坡,以及2000 年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建成投产了生产工厂,开始海外生产,现在已有海外4 处工厂和日本国内5 处工厂。另外在全球还有70 多处营销服务机构,是一家员工超过6000 名( 约半数为当地员工) 的跨国企业。
MAZAK 的产品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各行业,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美国) 等工程机械方面,威斯塔斯(Vestas 丹麦) 等能源工业方面,铁路、公路、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方面,三星(SAMSUNG韩国) 等家电方面,医疗设备方面,法拉利(Ferrari意大利)、丰田、日产等汽车方面,波音(BOEING美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 英国) 等航空航天方面,在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中发挥着作用。
产品概述
产品超过200 多个机型,所有产品为基于人机工程学、提高操作性、维护性的统一设计,并且还配置了可减轻操作者负担的机床自身热变位控制等的各种智能化功能。
作为代表机型,在这里对今后在中国其需求将不断增长的最先进复合加工机和无人化自动化系统做一简单介绍。
复合加工机:INTEGREX系列
复合加工机可将通常需多台设备多道工序(车床、加工中心等)加工的工件,只用一台即可完成从材料到成品的全部加工(称为DONE IN ONE),大幅度集约了工序。通过复合加工,不仅可以减少设备费用、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工装制作费用、提高精度、缩短在制总需时间、节省能源等在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并可借此实现经营的进一步合理化。
MAZAK 公司的INTEGREX 系列又可分为三个子系列:可加工大型工件的高端“INTEGREX e系列”、高性能的“INTEGREX i 系列”,以及优选功能高性价比的“INTEGREX j 系列”,以满足各方面客户的需求。
自动化系统:模块化柔性生产线
今后,随着中国人工费用的继续上升,自动化、长时间无人运转生产系统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本公司的模块化柔性生产线,从1991 年至今已向世界各地共交付了近2000 套。系统的主机可为1 台至16 台的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或复合加工机,通过长时间的无人化运转,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转率,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系统在交付使用后,客户可随产量的扩大方便地扩展系统,因此可降低初期投资,利于投资资金的早期回收。
应用案例
一台Mazak 卧式加工中心HORIZONTALCENTER NEXUS 6000 再配上十个托盘,靠机械手实现自动上下料,由此便组成了一条柔性生产线。正是这条貌似简单的柔性制造系统,帮助常熟达涅利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在生产多款产品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制造时间,使其真正实现了以不变的柔性线来应对万变的市场需求。
作为世界上三大冶金设备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达涅利公司集团(Danieli)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于2004 年12 月份独资成立了达涅利冶金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此后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在2007 年初达涅利集团又选址江苏常熟,成立了其另一个在华的独资子公司——常熟达涅利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冶金工业设备和配件、液压系统及电气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生产和供应,其60% 的产品销往
中国市场,其余的产品则出口至世界各地。
“由于是意大利达涅利公司的独资子公司,所以其对常熟工厂的投资也是毫不吝惜,很多设备都是意大利总部采购后直接从国外进口的,这其中就包括从日本采购的几台不同型号的 MAZAK(马扎克)机床,”常熟达涅利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维修部经理林世明先生如是说,“当然此举也是为了保证其加工产品的质量。
合作由来已久
其实达涅利公司与日本山崎马扎克机床的合作由来已久,在达涅利意大利的本部就有多台山崎马扎克的设备正在服役,其对于山崎马扎克不同的产品适合从事什么情况的加工自然也是十分了解的,这点从达涅利创建北京公司的时候就引进了山崎马扎克的机床也不难佐证。
“在2007 年达涅利常熟建厂之初首先从日本采购的是一条山崎马扎克的柔性生产线,该生产线由一台大型卧式加工中心HORIZONTAL CENTERNEXUS 6000 和十个托盘以及负责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组成,” 林世明经理介绍说,“ 此后公司又在2008 年从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直接采购了两台大型卧式加工中心 MAZATECH FH-8800 和MAZATECH FH-10800,以及一台e-TOWER 系列多任务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INTEGREX e-500H Ⅱ。”
众所周知,在冶金设备加工领域多数产品都是定制化生产,因此几乎不存在某个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基本是中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加工,达涅利常熟公司这条马扎克的柔性生产线正好适合这种类型的加工,而其他三台马扎克的加工中心则主要负责一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
不负重望
达涅利常熟工厂里所采购的设备显然不仅仅只是马扎克的,用种类和型号繁多来形容并不为过,不过山崎马扎克机床的表现,让林世明经理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马扎克的机床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9 h 左右,依然保持着高效率运转而维修率极低,而且这几年使用下来其加工精度保持的也很好。
以马扎克的这条柔性生产线为例,从2007年使用至今,除了例行公事的保养和维修外,从来就没有大修过, 而且加工精度依然保持在0.01 ~ 0.02 mm 之间,实属难能可贵。此外由于很多冶金类零部件对于加工的几何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加工过程采用多次装夹、重复定位,难免会加大加工难度,难以保证最终需要的精度。而马扎克公司推出的e-TOWER 系列多任务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由于装载了MAZATROL MATRIX 数控系统以及其他多种新功能,恰恰擅长一次装卡而完成全工序加工,因此对于解决此类问题是再适合不过了。
除了机床设备的表现出色外,山崎马扎克机床(上海)有限公司的服务也让达涅利常熟公司倍感亲切。“马扎克公司的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都很及时,这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更让我们很放心。”林世明坦言,“比如马扎克开通的24 h 400 客服电话就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日常出现的诸如机床报警之类的小问题,此外其公司的备案后24 h 到厂和平时的定期回访制度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顺利生产。”
以“柔”制胜
“如果从1983 年马扎克公司在市场上第一次向客户推出其柔性生产线来算的话,迄今已有近30 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了解并接受了这种先进的加工方式。”说起达涅利常熟公司的这条马扎克柔性生产线,山崎马扎克机床(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事务所销售经理桂治龙先生介绍说,“现如今在全球各地的工厂里,已经有超过2000 条(4500 台主机)的柔性生产线正在从事着不同种类的加工任务,而达涅利常熟工厂的这条以HORIZONTAL CENTER NEXUS 6000 卧式加工中心为核心的柔性生产线正是其中默默奉献的一员。”
在人力成本飙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柔性生产线的表面优势也日益凸显,其实从制造成本上来看,柔性生产线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首先,虽然说柔性生产线的采购成本往往大于一台机床的采购价格,但是由于其能完成多种加工,因此其总体成本却远低于完成同样任务的多台单机的成本,”马扎克公司桂治龙分析说,“其次,经过初次的安装调试后,柔性生产线可以大幅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排除误操作,实现‘一劳永逸’的加工,
当然面对激烈并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及需求,柔性线的灵活性是单机所无法实现的。”
从目前市场上的应用实例来看,生产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达涅利常熟工厂所采用的单台(或多台)通用加工中心配以多个托盘(或多层多托盘)的柔性形式;另一种就是多台机床( 多为专用机床) 联结起来,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的刚性形式。前者适合中小批量、多品种加工,而后者则更适合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
“根据我们的加工任务来看,如果不用马扎克的这条柔性生产线,那么至少需要3 ~ 4 台单机设备才能满足目前的加工需要,而这样一来总体采购成本要上升近1.5 倍,”林世明如是说,“这还仅仅是设备采购的初期成本计算,如果算上多招的操作工以及更多的设备占地面积,那么成本很显然会显著增加。”
据悉,达涅利常熟工厂所使用的这条柔性线配备了十个托盘,属单层排列,有两个上下料站,靠马扎克公司自己生产的机械手完成上下料任务,因此机床在加工期间操作工就可以完成其余加工环节的所有准备工作从而大大降低非切削时间,其刀库的刀具采用矩阵式排列,最多可容纳330 把不同型号的刀具,完全可以胜任多任务加工。
“粗略算来,该柔性生产线仅非切削时间和换刀时间这两方面就比单机生产减少了近40% 的时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省了时间也就意味着竞争的胜出。”马扎克公司桂治龙自豪地说,“这还仅仅是托盘的单层排列,现如今马扎克的柔性生产线最多可以做到托盘三层排列,其与单层柔性线相比较而言,优势更是不言而喻。”
作为世界先进的机床制造商,山崎马扎克机床公司具有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沉淀,在全世界建有9 大生产工厂,但依旧在不懈努力,一如既往地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服务。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完美诠释马扎克机床“Your Partner for Innovation”的公司理念。
2025-01-15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
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航奖调研团携同刀具行业专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刘献礼教授一同走访了三家国产品牌的代表性刀具企业:沃尔德、松德刀具和国宏工具,与之进行了深度交流,实探其研发创新及工厂生产状况,着实让人看到了中国刀具企业奋起直追的精神和打造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所在。
作者:何发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