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瓦轴集团注册成立了“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瓦轴集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格为一家独立法人单位。作为国家唯一的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立后将严格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原则,从单独服务瓦轴集团转而面向社会提供轴承技术和产品的设计研发服务。
在本轮国家出台政策分立生产性服务业之前,瓦轴集团就已基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分立计划提交董事会,并列入全年工作安排当中。瓦轴集团总经理孟伟告诉记者:“分立生产性服务业是瓦轴的自觉行动,原动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轴承企业集团”,瓦轴集团将市场和产品定位于国际化和高端化。“要支撑这样的定位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孟伟说。而分立研究中心成为瓦轴集团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一步。
引入竞争机制一次行车试验费用从100万降到60万
分立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瓦轴集团的一个部门,百分百服务瓦轴集团,研发、制造和销售完全是闭环的链条,孟伟说:“技术人员闷头搞研发,只考虑功能,不考虑效益,研发设计的市场适应力弱、结合点低。由于不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市场效果也不列入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动能不足。”瓦轴集团意识到: “这是机制出了问题”。
因此,中心分立后,首先解决市场化问题,对内、对外都采取有偿服务。今年6月,研究中心为东方汽轮机集团开发的风电轴承产品,投产前,工厂要进行行车试验,按惯例交由研究中心来做。行车试验要投入资金制作工装,研究中心报价100多万元,以往这笔费用集团内部核销,“要什么价就给什么价”。独立核算后,“工厂不干了,还没开始生产销售,一个行车试验就100多万元?”官司打到孟伟这里,“要100多万就交给社会企业做!”研究中心于是采用工装组合、重复利用的方式,优化了设计,费用降到60万元以下。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了企业的原有动能,为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研究中心已与瓦房店及周边产业集群的企业及市质监局分别签署了协议,整合优势资源,面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和性能模拟试验服务。毕竟“投入几个亿上设备搞检测试验不是谁都投得起的”,孟伟说。
轴承产业集群面临重新洗牌
分立是带动行业共同发展的需要
在日前结束的国内轴承展上,孟伟看到,国内三大区域性轴承产业集群——瓦房店、山东和江浙的地位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山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专攻低端市场,和瓦房店周边轴承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档次已非常接近,甚至略有超出;江浙专攻小型轴承市场,一个企业就做一类产品,做到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地位,专业化做得非常精,规模不大,但已形成了配套的产业链。作为省市两级政府确定的轴承产业集群,瓦房店必须改变“大家小家都干轴承”的现状,如果不加速向专业化、集约化产业集群的方向转变,孟伟断言:两年以后就要出问题。
作为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瓦轴集团在引领整个集群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瓦轴集团拥有雄厚的科技和配套服务、物流等资源,完全具备分立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而这些一直“养在深闺”的内生型资源,一旦分立出来,面向市场,无疑将影响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要形成产业链,使上下游零部件形成专业化协作关系,做专做精,不要小也全、大也全。”孟伟透露,下一步瓦轴在分立采购和销售方面还有大动作。
整合资源优势轴承钢超市呼之欲出
研究中心分立之后,瓦轴集团将分立集团的采购业务,一家为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服务的轴承钢超市已呼之欲出。
作为行业的排头兵,瓦轴集团同国内排名前五位的特殊钢企业都有业务关系,是这五家钢厂在轴承行业的重要客户。瓦轴集团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建立平台,吸收瓦房店3家至5家比较大的轴承企业,成立轴承钢超市。把几家企业的轴承钢采购捆绑在一起,采购量更大、更稳定,以此为筹码,和钢厂谈一揽子计划。按照钢材采购的种类、规格,“我给你计划,你给我布货,有需求就结算,像超市一样。”
之前,由于采购量小,不够一炉钢的开炉条件,瓦房店周边的小企业向钢厂订货,要等一段时间。超市建立起来以后,将大大缩短收货期;采购价格降下来,小企业也用得起优质钢,产品档次、美誉度都提高了;同时还将促进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依托瓦轴集团的铁路专线和场地,又解决了物流、仓储;“这就把整个瓦房店轴承产业都串起来了。”据介绍,这一构想得到了五大钢厂和市政府的支持,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
营销环节的分立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方案已提交董事会并获通过。孟伟说:“上世纪剥离企业办社会是为了减负,本轮剥离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了增效,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瓦轴集团的转型升级之路还刚刚开始。”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