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素有制造业皇冠之称,100多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最活跃、最积极的领域之一,是吸纳和体现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重要载体,是诸多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事实上,方兴未艾的“工业4.0”,正在汽车业掀起新一轮热潮。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德系车在中国猛然发力制造端“工业4.0”,更多车企则在车联网、售后应用等领域高调布局“工业4.0”,一场掘金“工业4.0”的新浪潮已开启。
作为汽车产量第一大国,我国汽车产业在“工业4.0”探索中,智能化的初步技术正在逐步引用。据了解,国内已经成功开发出工业4.0流水生产线,在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在线条码、二维码比对、影像识别、机器人应用等实现了突破。无疑,“工业4.0”模式的切换,将大幅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生态环境。分析指出,互联网云端与汽车的融合,将完全颠覆现有模式,包括从供应链体系、生产体系以及售后体系。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依靠着“云端”服务器,车厂生产设备、物流采购、人员等联手形成一套庞大的“网络”,将需求端、生产端以及供应端更紧密地组织在一起,使汽车制造与使用更智能。而汽车作为日常耐用品,其产业链十分长,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生产—销售—售后配件”等。随着汽车制造业逐步向“工业4.0”时代切换,汽车主机厂在生产环节不断智能化,也将直接推动汽车庞大前后端体系的重塑。
那些从事单一重复劳动的人会被机器代替,你的工作越复杂,你被机器代替的可能性就越小。我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所要做的工作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欧洲老龄化问题很严重,照顾老人的工作不可能让机器来完成,所以也许未来越来越多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会从事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
在走向“工业4.0”时代的今天,工厂里的工人会有一定数量的减少。他们将会转变为“白领工人”,体力劳动将减少,而更多地进行计划、协调、知识创新和决策等工作。在我国汽车人才培训方面,现在要未雨绸缪,打破传统教育分门别类的界线,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为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