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双重挤压,不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未来五至十年可能消亡。”中国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李冬22日在重庆如是表示。
首届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当日在重庆开幕,在此间举行的”国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绿色、智能和产品创新等主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展望行业发展前景。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美元,220种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却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
针对“中国制造”存在的诸多短板,李冬分析称,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具体从内部因素看,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低端产业已逐步失去竞争力,前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从外部因素看,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开与中国距离。与此同时,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抢占制造业低端市场。
“在此种情况下,智能制造必将会引发中国制造业变革。”李冬说,包括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等将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而在这一变革中,企业要发挥积极性和内生动力,解决市场竞争带来的产品技术水平、价格成本、能耗等问题。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智能制造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对李冬的观点表示赞同。屈贤明曾参与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政府为智能制造提供方向性指导,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财税、创新、示范推广、产业化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这将有助于动员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的局势,集中有效地使用各方面优势资源,推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屈贤明说。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建议,中国制造业推行智能制造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整体推进,也要分类指导,有的企业还需抓紧补上自动化、数字化这一课,条件好的企业应向更高目标迈进,争取率先突破。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