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专注工业级金属增/减材制造的技术驱动型创新企业,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虽然经历了市场的多轮沉浮,但始终不忘初心,在金属增材制造的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通过系统布局和产业规划,构建了激光增材制造设备研发生产和3D打印服务产业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已成为行业佼佼者。与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生先生的采访沟通,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年轻管理者的果敢刚毅和坚忍不拔,体现了聚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干劲和魄力,更让我们看到中国凝心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希望所在。
前瞻谋划 意在高远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鑫精合”)已经形成以北京鑫精合为研发重心,以潍坊鑫精合、沈阳精合、西安鑫精合和天津镭明为服务制造基地,并向上游材料发力的大产业发展格局。鑫精合在2015成立于北京,“鑫”与“新”谐音,寓意一个“新”的精合,也寓意“金”属增材制造,体现了专注于金属增材制造这一前沿技术产业方向的非凡使命。集团依托在增/减材制造领域的优势,实现了金属增材从成形到后处理、机加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始终贯彻“精诚军工品质、合一匠心制造”的理念,为客户提供金属增材制造的最终产品,而非毛坯件。
得益于航空航天出身的管理团队,鑫精合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并由此积淀了激光沉积制造技术、电弧送丝技术和激光修复技术等多项金属增材制造关键工艺技术,申请技术专利100多项,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增材制造设备上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诞生了激光选区X系列、工业级智能装备LM系列,由此“服务+装备”成为企业发展的两条重要生命线。
现如今,鑫精合将增材制造服务和装备的市场触角延伸至教育、高铁、汽车和模具等诸多领域,拥有了多项成熟的客户案例,这些无疑是鑫精合的立足之本,也是保证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石。李总非常自豪地告诉MM《现代制造》记者,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研制过程中,鑫精合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制造交付产品30余项,激光沉积技术(LDM)制造交付产品9项。在减重、特殊功能实现等多个维度上解决了火星登陆项目研制工艺技术难题,火星探测器的着陆成功,标志着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应用迈出开拓性的重要一步。
“正是基于这样的持续创新力,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蜕变,并发现了3D打印技术的无穷魅力,不光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还在柴油机、汽车、煤炭以及钢铁等领域,只要有金属加工的地方,就有机会用到增材制造。”李总表示,天津镭明作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的第二大重要分支,致力于为非航空航天行业提供增材制造技术装备,赋能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鑫精合愿意用增材制造技术改善自身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包括设备、工艺软件以及耗材等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多激光、大幅面、高尺寸、可定制化选区激光熔化设备LiM-X600Q
家国情怀 镌骨铭心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广生,深受家庭教育熏陶,天生拥有家国情怀的基因,也曾梦想成为一名军人。李总在大学时期主修的是飞行器制造专业,正好与军工结缘,大学毕业后进入国企就开始主攻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术方向,由此明确了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并逐步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鑫精合的掌舵者。
回顾创业历程,李总感慨颇多。他谈及,个人的经历沉淀是一方面,而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创业土壤显然是更重要的,鑫精合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李总坦言道:“创业之初几乎是破釜沉舟,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我不得不把自己北京的房子卖了。你要想让投资人投钱,就得自己先有信心,尤其在很多重要决策方面,创业之初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
谈及鑫精合的成功之道,李总总结了三点:第一是整个团队在航空航天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作为技术型企业,鑫精合有着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这些专业人才加上在时间层面的积累,取得了今天的成绩。第二是员工的拼搏精神,公司员工大多数为年轻人,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员工开拓进取、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比拼的都是国外的装备和工艺技术,这个领域比较特殊,可借鉴的技术类型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员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是国家给予行业的大力支持。众所周知,制造业作为重资产型行业是很难独立创业的,鑫精合从成立至今已经投融资大约10亿元。正是由于国家的风向标由房地产转向先进制造业,以及在政策方面的扶持,鑫精合才有机会走到今天,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全体鑫精合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公司管理层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作为公司领导,代表着七八百名员工的选择,做任何决策都要明智果断。一旦判断失误,损失非常巨大。”李总强调说,企业领导人身上肩负的担子非常重,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尤其在创业初期会承受来自工作、情感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压力,遇到的挫折与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比如合作伙伴离开了,重要工作岗位的员工跳槽了等,鑫精合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状况,但是这些合作伙伴与员工最终选择了回归。个人认为,合作伙伴与员工的离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留下的人能够深刻了解企业领导人的胸怀与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所有员工携手共进,有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聚人立业,方驭未来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发展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规划,李总表示,鑫精合大多数的高管和骨干人才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一定的技术底子,企业若想持续发展,人才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就鑫精合自身来讲,如何减少储备人才的流失,第一是采取事业留人,让现有的年轻员工能够开心、放心、安心地工作很重要,根据每位员工的特质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第二是情感留人,每年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员工提供工艺系统培训、人才职业规划培训以及各项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活动;第三是要待遇留人,在公司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员工最好的福利待遇。
李总还提及,不久前,国内增材制造领域知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曾晓雁教授的大弟子——关凯博士正式上任天津镭明总经理,高级人才的助力必然增添企业发展的信心。增材制造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人才短缺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规划好、培养好。“我不太强调员工对我个人或对某位领导的忠诚,而是要忠诚于这个职位和岗位,以及整个企业和行业。”李总进一步解释道。
对于增材制造设备市场的前景,李总非常看好,他更强调设计思想引领行业变革。因为现在的中高职学生以及大学生等下一代高材生正在逐步接触学习3D打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也会更多考虑如何运用增材制造设计来让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李总举例道,智能手机的问世,使得屏幕加工需求拉动了数控机床的爆发式增长,这其中就是因为设计思想引领了行业变革。李总非常看好中国金属增材制造产业的未来,他希望金属加工领域的设计师们能将增材制造技术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图快、图便宜,要重点关注整体效率的提升,在与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的良性发展中,为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提升创造亮色。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增材制造或将呈现与减材制造、等材制造三分天下的格局。目前增材制造在金属加工领域所占比重还很小,甚至很多行业都不了解增材制造的应用与发展,所以李总坚信,增材制造市场至少能在未来三十年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李总更是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扎根航空航天领域,打磨出一支更精良、更出色的技术团队,致力于成为金属加工领域复杂零部件的终结者。未来或许会遇到更多机遇与挑战,我们也会在技术层面上做精、做透、做强,从而抢占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技术高地,为我国增材制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30
2024-08-30
2024-09-05
2024-09-02
2024-09-05
8月23日,“第八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研修班”在成都盛大召开。本次研修班吸引了150余位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供应商企业和业内同仁亲临现场,共同探讨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前沿发展和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