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是当今世界三大机床集团之一,2005年收购Cincinnati Machine 和Lamb Technicon 两家公司组建Cincinnati Lamb 公司,如今旗下已拥有十几家子公司,成为在机加工、自动化、分销及工业化服务方面都有专长的多元化集团企业。MAG 的目的是打造出一个产业链完整、工厂遍布世界主要地区的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集团。近日,本刊总编辑刘柱对MAG 全球总裁Daniel D.Janka 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2005年,MAG开始并购重组诸如Cincinnati、Hüller Hille、Fadal等知名机床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产业链完整、工厂遍布世界主要地区的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集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Daniel D.Janka:2005年4月,MAG 组建Cincinnati Lamb 公司,从此拉开了收购序幕。当年收购了蒂森克虏伯集团的机床部门,包括Cross Hüller、Fadal、Hessapp、Hüller Hille、Giddings&Lewis、Witzig & Frank 等;2006年收购Ex-Cell-O 后2007年完成对Boehringer、+FMS+的收购。自此,MAG 完成了一系列的收购并在几年内对旗下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
MAG的目标不单单是要建立一个机床公司,而是要建立一个以技术为专长的世界第一的机床设备供应商。在整合以前,公司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生产设施、生产场地、目标客户,及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为了达到整合的目标,我们首先以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把不同的产品线整合成一个同样的生产平台;对于不同的生产设施,我们根据其特点实现最精益的生产制造。这样的底层优化使得不同的生产设施集中到了不同的领域,例如我们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精密加工、再生能源等典型加工等领域,就做了这样一个生产设施的最优化配置。同时我们也整合优化了全球销售体系和结构,形成了针对全球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精益制造工业设备、新能源、全球服务的五大销售单元。
今天,MAG集团已经达到了它的目标—— MAG 一家(MAG One),这体现在总部以下全球25 个生产制造基地、3500 名员工对MAG全球工业领域的支持,当然也包括M A G 全球最高端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这样几大工业领域生产、制造和设计的支持。其中,从航空制造领域来讲,我们也是受益于MAG One,它使得MAG 成为该领域全球首屈一指的设备供应商。在飞机设计制造领域,MAG 专注于包括复合材料蒙皮、起落架、发动机等在内的飞机结构件制造。可以说,MAG 基本参与了全球所有飞机及其改进项目。
记者:刚刚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机械制造业,这是否对MAG 产生了影响?危机之后MAG 又处于怎样的发展态势?
Daniel D.Janka:MAG 管理层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机床行业存在这样一个周期性,所以远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准备好了应对这样一种突发性灾难的计划,其中核心的经营理念是建筑一个以最保守的计划应对最危险形势的中心结构。在危机状态,正是这种保守的结构抵挡住了最坏的市场形势。例如MAG 有很多生产制造都是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实现一种柔性的变更系统,这可以保证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的核心产能可以跟上,可产生100%~120%产量;当经济形势不好时,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而使公司不会受到影响,可降低20%~80% 的产量。这样一来,我们大概有30%~40%的浮动来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正是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加之MAG面向的是高端技术产品,所以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比同行或行业里其他公司要小得多。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大型民用飞机(包括支线飞机)越来越多地在钛合金结构件中用到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与钛合金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多。而在全球机床、机械加工行业,MAG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钛合金和复合材料加工机床的公司,2010 年我们有信心在这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者:中国大飞机项目是一个全球性项目,而MAG与中国航空工业有着很好的合作。面对中国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MAG 有何打算?
Daniel D.Janka:MAG 一直很关注中国市场,在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也有着很深的承诺。我们在上海刚刚启用了一个新的技术中心,它的定位和目标就是专注于航空制造领域,为之引进和提供最新的加工技术,同时为中国航空制造培训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另外,我们将在技术出口准证的允许范围之内,引进和吸收美国、德国的一些先进技术到中国。概括来讲,我们的策略就是用最先进的、适合本地制造的技术来支持本地市场。我们也非常希望参与到中国的大飞机的生产制造项目中来。中国一些大的飞机厂,比如成飞、西飞、上飞,都是我们的客户,这些工厂很多设备都是采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希望能够在航空工业发展的越来越好。MAG 旗下公司在目前中国关键应用领域的设备制造技术上拥有很大的优势,如目前飞机制造中用到的自动辅带系统,MAG 旗下公司早在1983 年就成功提供给用户,如今已成为航空业数控复合材料加工机床的龙头企业。同时,我们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复合材料铺带、缠绕控制和模拟技术工程软件,使我们的设计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就知道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制造的合理性。
记者:工业信息化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能否谈谈MAG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Daniel D.Janka:在企业信息化方面,MAG有一个专门的技术部门“e-tekx”,e-tekx 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 “e-wire”系统,用来提高生产效率。该系统可以监控工厂所有设备,领导者可以从计算机屏幕中清楚地看到工厂里所有生产加工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在工作、维护或维修、有故障或者未工作。另外,点击其中一台设备,即可下载所需要的有关该设备的数据,从而清楚地了解设备状况,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工艺加工过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e-wire”系统支持多种语言,目前在全球已有很多企业安装。该系统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在航空制造行业,而且在其他机械加工行业都有用武之地。另外,“e-wire”系统是开发性的,可以集成市面上主流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