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经济振兴

文章来源:中证网 发布时间:2010-08-18
分享到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并即将出台,这是一把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两难问题的金钥匙。在落实政策实施细则中应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注重创新机制,破除政府自身现有体制对新兴产业的体制障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的政策鼓励,将行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原来用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的奖励资金多数改为奖励R&D投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黄金发展期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把当前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两难目标平衡点的金钥匙。

  在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摆脱了衰退的阴影,实现了V型反转。然而,由于各种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近期我国经济复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和反复,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更是大幅回落了3.7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我国经济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稳增长”目标的需要。

  历史经验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造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从经济周期看,当某项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革新的势头消失,或者起主导作用的潜力发挥殆尽时,经济发展就会趋缓,甚至停滞、下降而陷入危机。此时,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均希望早日摆脱危机、恢复内生增长,在资源稀缺的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目前世界各国实行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只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只有当新的主导技术革命出现、并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时,经济才会逐步走出危机,进入新一轮繁荣期。为防止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我国要实现“稳增长”目标,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其早日由先导性产业成长为支柱性产业。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调结构”目标的最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国际竞争格局新变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进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唯一途径。转变方式大的思路无非是两个,一是在存量上下工夫,通过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促使现有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在增量上下工夫,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通过自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主引擎”。如历史上数码相机和数字图像技术替代了传统的胶片产业,液晶电视取代玻壳电视,均实现了胶片产业和电视产业的优化升级。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在应对全球变暖和发展低碳经济两大挑战中为我国抢得先机。

  3、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长远,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需要。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战略意义强,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对新兴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计划未来10年中在新能源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能源转换的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要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制订了长期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25条”并加以实施,成为日本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对我国来说,传统重化工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迫切需要寻求和培育新的战略产业。新兴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广阔、资源能耗低、带动能力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拉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我们立足当前、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

  找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性因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找准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效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各自的积极作用,市场能解决的由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即市场失灵)由政府弥补。目前来看,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就是需要政府重点解决的两大“短板”,政府政策应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围绕解决这两大“短板”做文章。

  1、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必须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形成持续创新能力。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对技术开发的支持也应该有所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和工艺技术开发,这三个不同阶段研究开发成果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不同,政府的支持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开发具有风险大、应用面广、共用性强的特点,企业往往没有实力进行这样的研究开发,即使有企业愿意开发,也很容易造成技术、市场垄断,很明显,从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的性质出发,基础性研究和共用性强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应当成为政府支持的重点。第三个阶段是与某一特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应当以企业为主,政府主要依靠政府采购、税收优惠、专利保护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前沿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投入力度,把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对政府确定重点支持的领域和环节,政府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低息贷款、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扶持力度,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2、破除各种体制机制政策障碍。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面临一系列亟需解决的体制机制政策障碍,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因此,要使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快地发展,必须努力克服消费观念、技术瓶颈、生产成本、配套设施、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市场和政策障碍,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关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创新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模式。研究通过价格、税收、补贴等手段增强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培育扩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

  3、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由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及需要资金量大,资金投入往往成为重要瓶颈制约,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来解决。这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大力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降低银行贷款门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社会投资为主”的有序衔接。

  4、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的政策鼓励,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企业要以自主创新为主,加大研发投入,以自有创新实力与跨国公司加强研发合作。2009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能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不好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国内企业重固定资产投资、轻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资的投资结构偏向没有大的改观。在一个人均GDP4000美元国家,本来应该是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在发达国家历史上都是以科学家为崇拜对象、以技术精英为英雄的时代,我国过早出现了价值观混乱,高考状元不愿意选择理工科的前沿学科,大学生毕业以公务员为职业首选,企业研发人才后继无人,混乱的价值观正在部分地区催生产业空心化,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不利。“十二五”时期必须出台一些矫枉过正的措施,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企业投入要有强有力鼓励政策,要将行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原来用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的奖励资金多数改为奖励R&D投入。对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研发要一视同仁,特别要鼓励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结成技术同盟。

  两大“瓶颈”制约成长空间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高强度的资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又需要政府主导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加强市场培育引导,因而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而我国目前在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发展战略、市场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也有一定距离,总体而言,可以说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瓶颈”。

  1、我国许多关键性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我国现在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虽然某些领域在产能规模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和整个技术体系能力都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技术落后就直接造成了价格无法下降、竞争力弱,从而制约了新兴产业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如太阳能电池虽然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一代光伏电池核心技术不掌握;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过快潜伏深层危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比如核能,核心原料为铀,但我国储备少,需要进口,发展一旦上规模就容易受制于人;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芯片、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配套的关键设备;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和控制技术严重依赖进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农作物较少。新能源汽车除了电动机的自主研发技术进展较快外,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尚需进一步突破。物联网的相关标准、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在构成物联网应用底层的传感器产业方面,我国研发实力还很落后,80%的传感器依靠进口。

  2、战略新兴产业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由于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完善,规模小,往往成本较高,消费市场的认同度低。因此,潜在的市场需求要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需要克服消费观念、技术瓶颈、生产成本、配套设施等一系列障碍,将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任何一种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产业链不配套导致阶段性过剩。2000年美国的网络经济泡沫,当时网络由国家投资建起来了,软件和设备也都有了,但因为市场没有同步发展,就出现了“网络泡沫”。很快,人们头脑清醒了,探索出搜索引擎等许多全新的应用模式,市场逐步开发出来;我国也出现了阿里巴巴、当当网、百度等,现在“网络泡沫”没有人说了。生物育种产业牵涉到转基因技术,正面临激烈的伦理争论,尽管并没有任何机构的权威报告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的危害,但直到目前,依然存在大量的反对转基因食品大面积推广的声音和言论。这种来自人的习惯以及对食物的安全性所表现出的远超出其他事物的谨慎态度,将深刻地影响到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再比如,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选择上,中国目前有一定优势的技术方向就是电动汽车。然而,这一技术的市场化受到快速充电系统和充电站的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很难有突破。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并网也遇到电网接入、价格补贴等问题。

  3、政府在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力度不够。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种种障碍,需政府推动应用示范、制定标准和建设关联基础设施等,积极引导消费。高科技成果的产品化是个世界难题,产业化更是难上加难。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失败率达70%,完全失败率达20%~30%。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发达国家为60%~8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不足5%,发达国家为20%~30%。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演变,为新产品消费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驱动力。但目前我国政府在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方面手段单一、力度不够,试点示范推进缓慢,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滞后,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不配套,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情况,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条件基本具备

  我国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好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在中央作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发展规划、资金投入、扶持机制等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许多关键领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日益缩小,产业基础设施逐步发展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和条件已基本具备。

  1、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战略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具体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不断优化。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由发改委等部委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工信部表示,将结合工信部对“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体系的总体考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研究编制专项规划。此外,一些重要专项规划已经开始先行启动。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公布,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0年,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规划期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该规划目前已通过发改委的审批,将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国务院。近期中国其它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将出台,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2009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7个省市共同创立了20支创业投资基金,其使用方向多在于航空航天、生物产业、新的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目前发改委正在组织推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使得产业基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财政部表示将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开发的力度。2010年中央预算安排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达到5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00亿元,安排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1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0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100亿元,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专项合计安排709亿元。

  三是创新扶持机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财政部还积极运作新的机制,将资金安排与节能减排的亮点挂钩,多节能,多减排,多奖励,实施间接的补贴,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市场,推广节能产品。为鼓励支持高端制造业和重大技术的创新,财政部还将启动实施首台奖励制度。对采购和使用高端技术装备的业主单位,财政部将给予必要的奖励。科技部将继续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把政府创新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

  2、高新区作为新兴产业载体功能日趋完备。

  高新区具有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服务环境,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集群的一整套企业创新和产业培育体系,探索形成了培育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有效模式,成为我国新兴产业持续涌现的发源地。

  首先,企业创新资源不断向高新区聚集。目前国家高新区集聚了7000家研究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高新区产生了多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源头。如“中国芯”的组群、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人用禽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肿瘤蛋白质药物、第三代通信移动技术、中文搜索软件、下一代互联网、卫星导航、燃料电池等等。

  最后,高新区的科研力量和研发投入高度密集。2009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72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639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328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3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11家。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20家创业投资基金。这些活动绝大多数都在高新区完成。

  3、产业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发展完善,市场前景广阔。

  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及示范工程建设,把国家自主创新成果推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前沿。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相继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和并网输配、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的规模化应用或示范工程,加大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如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十城千辆”行动,推动半导体照明(LED)的“十城万盏”计划和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金太阳”工程。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今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采取对公共交通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计划3年内面向30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推广使用6万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也已经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的范围。“三网”融合等相关领域的产品推广应用和大规模示范也正在抓紧进行。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年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非常务实,如《新能源产业规划》更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使能源发展战略更加务实,其中不仅包含了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也将成为重头,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和重大政策举措。统计显示,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总量绝对规模保持逐年上升,但是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9%,而2009年则只占7.8%。按此发展形势,2010年该比例恐怕仍然无法提高。我国将节能更务实地寄希望于成熟先进节能技术在中国大规模推广,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比如,我国高效电机技术水平已经较高,但绝大多数用于出口,如果对国内低效电机进行全面改造,每年可以节约1500亿度电,得到750亿元的节电效益,还可以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增加值。中国已经能够生产高效节能锅炉,如果全面推广,同样市场前景广阔。节能环保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和技术已经具有一定基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方兴未艾,显示出蓬勃生机。据估算,未来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

  4、我国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较好资源条件。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稀土是发展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和出口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单一高纯稀土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90%。从2005年开始,中国稀土产量连续5年超过10万吨,2008年产量高达12.48万吨。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