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为主的时代,以中间投入服务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形成潮流
1、IBM的故事——服务商的概念油然而生
九十年代初不乏IT界技术精英的IBM,几乎濒临破产。是一个并不具有IT背景的外行,美国BJR饼干公司的CEO郭士纳,不理会IBMIT精英们的技术驱动思维,而是停止崇拜单纯的技术,并开始注意技术对客户的真正价值,顺应客户们的需求,将硬件、软件、服务三位一体的给客户一个整体解决方案。郭士纳找回了IBM最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与客户的密切关系。创新渊于客户需求,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追求。郭士纳挽救了IBM,其核心理念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 “顾客的价值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这也正是服务经济的特征。眼下IBM及制造业的常青树GE的服务性收入均已超过50%,人们已把它们归类为服务业。
2、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关系愈来愈密切,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Servicesation)趋势日益显现,从服务业发展看,生产性服务 (中间投入服务),亦即研发、供应、协同制造、销售服务日益兴起。服务——工业化(Service-Industrialization)已成为一种趋势,是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是市场化、城市化及人力资源进化的结果。也正是欧美企业为适应制造业价值链分解而进行的突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外置与服务外包造就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和国际产业的大转移,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开始在世界产业价值链中崭露头角。
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金融、风险投资、物流、供应链、分销、售后服务、人力资源培训、会计、税务、研发、设计、设施配置、制造技术等专业中介服务成为新兴服务业,经济活动已由制造为中心日渐变为以创新与服务为中心。服务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权利正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顺应而生。甚至有人说,在当今经济变革的时代一个行业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变为服务业。中国已进人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过去20年产品是稀缺资源,产品制造是整个经济价值的核心,如今,大多数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过剩,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创新和服务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价值核心(U型微笑曲线),政府管理层和企业经营者必须改变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国家创新和服务战略是后WTO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瘦身转型的瓶颈。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工业化中后期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突破在业外,在企业围墙之外,在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以改变中国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尴尬处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路径
(1)细化深化社会专业分工
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列茨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以外,另一种资本是社会和组织资本,变革的速度和模式取决于这种资本的形成,国力的增长也取决于这种社会和组织资本。”20世纪初福特顺应亚当·斯密企业内部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而创新了一个大规模流水生产模式,造就了一场产业革命。21世纪在社会内部分工的细化深化将导致一场服务经济革命,出现很多新的行业和新的职业并造就很多就业机会。中国有让世人羡慕的高储蓄率、高 FDI、庞大的科技队伍、取之不竭的劳力资源,但唯独稀缺的是社会组织资源,也就是社会专业分工,生产要素的社会化资源配置,这是转型国家的共同点,也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国家创新系统的始推动者Freeman认为,对国家创新系统来说“社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能力的建设比技术能力的建设更复杂。”社会能力的建设应提到中国管理层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社会能力的建设,制造业企业的瘦身转型,突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就缺少支撑。
(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制造业企业似乎尚处于样样都得有的原始扩张思维中,企业自研、自供、自产、白销的传统一体化经营模式仍较普遍,独立的研发商、设计供应商、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各类专业中介服务商风毛麟角;资源配置效率低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物流社会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0%(日、美为8%-10%),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一年仅1.62次(日本为7-18 次),产品在自己手里几乎压了8个月,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相当于GDP的70%,资金效率低,企业盈利和资金积累能力非常弱,创新的动力和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较弱。
(3)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必然产生社会交易费用,只有充分的市场化配置,才能降低社会交易费用,这种社会分工才能得以继续,正如制度学派的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一句名言:“市场机制总能把企业对市场的替代限制到使社会总成本最小的程度。”
4、对服务经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一个全新的认识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能源、环境压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对当前中国、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和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契机。搭建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产业集群的粘接剂,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生产性服务平台,将各产业粘合起来,对中心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力与其说是制造能力,不如说是服务能力,一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服务经济的质与量。当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不是替代制造业,中国尚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阶段,制造业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拐点可能出现在2020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二、服务型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变革的趋势
1、世界已进入了全球制造的时代,国际产业转移己成为一个实事
世界制造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突破了企业——社会——国家的界线,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网络化的支撑下突破国界流动,大大地促进了全球制造。
全球制造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这也正是“中国——世界工厂”凸现的时代背景,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及产业的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实事,不以人们的意志转移。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实事,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都在寻求差异化生存之道。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生存下去,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高筑墙、深挖洞的年代,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抗拒全球化,或屈从全球化,到头来付出的代价更大,或可能被边缘化。自主创新与主动融入全球化是并行不悖的,中国应嵌入到全球制造链中,而不是特立独行。
但中国在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利用扭曲的土地、劳力及资本等要素价格,以及税收优惠的“房东经济”赚取辛苦钱,由于产业链短,引发不了居民的财富效应,导致了长骨头不长肉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价值链整合中的主角必须改变,应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地整合世界研发和营销渠道资源,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而到拓展世界市场的角色调整。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命门,非此,中国制造业会永远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但中国当前缺少能担当此角色调整的大企业以及领袖型的企业家,培育类似日、韩那样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及企业家成为中国当务之急。
2、世界制造业的价值链已经开始分解,技术和服务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商品形态
创新和服务活动已变为一种社会行为,国际化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交叉化,价值链分散化,企业专业化和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下,创新和服务活动甚难在一个企业,甚至在一个国家内独立完成,研发商、投资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及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服务商以及客户、政府机构、大学都是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一员。工业文明越发展,社会职能分工程度也愈高。企业不应再走封闭的,单打独斗的创新和服务老路。原本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品生产全进程,现在正被分解、外化到社会和全球多个企业中。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整个价值链上都具有优势,市场竞争逼得它只能守住自己增值最大的一块,如生产路由器的思科抛掉了生产部分,爱立信手机生产外包,通用、福特甩掉了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实施全球采购。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外置及服务外包(0ut- sourcing)已经形成为独立的服务业商品形态,竞争性技术也已经变成为一种独立的商品形态,后发国家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独立研发商、设计商解决自身欠缺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如沪东造船买来一个造船业认为是代表造船顶级水平的LNC船的技术,也不失为一条发展弱势和幼稚产业的道路。善于利用产品价值链的分解带来的机遇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发展自己的品牌,也是一个新的经营理念,三峡70万kW水电机组成功地利用并集成了别人的研发资源,接长了自己的短板。整合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参量。
3、制造业企业缩短产业链,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企业的变革趋势
上世纪末席卷欧美企业的突出核心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的风暴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专业化的竞争,零部件的集中生产及工艺的专业化生产以及非核心业务的生产活动外置和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趋势,服务“内化”向“外化”演进,是当今制造业企业主要的变革方向。
4、服务型制造模式方兴未艾
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对企业基本功能的表述为“市场营销和创新”,他对企业功能的观点得到了西方企业界浪潮般的认同和追随。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也就是由产品经济向营销服务经济过渡,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对中国企业只要赚制造的钱提出忠告:“一个只关注价值链中最薄弱环节的产业政策是不能支持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这里有一个企业高管思维转变的问题,与客户关系的变化:用户的价值高于企业的价值,只有向下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并为之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并得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微软的成功就是技术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典型案例。
三、中国机床行业的软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强,个性化的服务供给不足
中国机床业大多为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短缺经济卖方市场的影响,机床企业大多以我为主,什么容易,就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是主动地服务市场,而是让市场适应自己,因此坐失中国工业化急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次要角色,因此,下述的这种尴尬局面必须改变:
大路货标准产品多,适销的个性化产品少;
过剩的普通机床多,数控、特别是高档数控产品少;
都挤在同一个标准产品细分市场,同质化的产品多,成套专用线少,进入不了汽车工业的主流市场;
大批量规模生产的多,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少;
产品技术驱动的冗余功能多,经济适用产品少;
只满足于提供产品(硬件)的多,提供硬件、软件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少;
大而全,规模上千人的企业多,专而精的小企业少;
产业链和价值链长的多,非核心生产活动和服务外包的少;
市场竞争能力平平的多,具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少;
只关注生产和产能扩张的企业多,关注研发和营销服务的少。
当前中国机床市场的繁荣,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是强劲的宏观发展形势所拉动,但机床企业的基本面并没有多大的改观,可谓强宏观,弱企业。这种宏观的强势是不能持久的,是有周期性的,我们不能失去记忆,我们曾经历过经济低迷期的熬煎,我们必须在好日子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的能级,不能安于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成功属于有志的,勤于创新和营销服务的业者。
四、对我国机床业的几点期盼
1、对我国制造业的薄弱环节机床行业应有一个再认识,机床行业是对制造业提供资本品的制造业,应属中间投入的生产者服务业,其不仅应对生产者提供一个量身订作的产品,而应是一个整体的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一个 “产品——服务”包(Product-Servicespackage)。当然,这必须有一个产业属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转变。
2、由于机床行业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制造业的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只专注大路货的生产,而应以客户为中心以万变应万变,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由此决定了机床企业的特征为:
短:产业链短,瘦身,突出价值链中自身的优势环节,不要费力打通上下游,学会转移成本,非核心业务(如铸、锻等)外置,内部服务功能的外包,产品生产周期在自己手里不宜超过八周,流动资金周转要高于5次。
小:越来越高的管理成本,迫使一般机床企业不应追求规模扩张,企业规模一般不宜超过500人。
精: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专业化的竞争,只有专,才能精,才能拥有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我国机床企业大多不专不精,长于拼成本,缺乏核心竞争力。
悍:进攻型,但善于市场化地整合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为已所用,而不一定是扩张性收购,产能过剩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已迫使企业审慎地对待规模扩张。
五、结语
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力要素已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制造模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但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仍然滞后于客观事物的发展,不论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挑战,心理上似乎都不平衡,未来国际经济分工格局的改变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内生的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业发达国家高投入、高增值的研发能力的持续能力,世界是个平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