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寻路:当美国制造重新崛起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世界工厂网 发布时间:2011-05-11
分享到

5月10日公布的海关数据表明,中国4月对外贸易数据反转,出现114亿元的顺差,此前一季度为贸易逆差10.2亿美元。中国经济的重新平衡之路似乎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顺利。

尽管如此,今年年初至今,多家国际咨询机构轮番出台报告,讨论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由以低端出口导向的经济逐步转变为内需驱动型的经济,将推动全球产业布局发生的新一轮变化,以及对“中国制造”的影响。

上周,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美国把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

波士顿公司还预测,到2015年,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商品中,本土产品将可能领先于中国制造,美国将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

此前,埃森哲咨询公司也发布其制造业报告称,多数欧美制造企业正在考虑将工厂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迁移至美国或拉丁美洲。

埃森哲(大中华区)流程和创新绩效服务高级合伙人高志麟(Jack Gau)在接受《21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制造业涌入中国的第一波高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但随着2007年之后全球经济格局的大幅改变,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受到来自其他新兴市场的诸多挑战。”

不过,他强调,这种变化对中国而言利大于弊:“未来中国将从中低端制造业聚集地,转变成高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经济体。”

六成企业考虑在岸或近岸制造

本土的在岸制造中心或离本土市场较近的近岸制造中心似乎更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类个性化需求。

“61%的企业表示,它们正在考虑将其制造中心转移到离客户更近的地方。”高志麟表示。

埃森哲的报告指出,欧美制造企业突然发现,制造环节近年来突然成为企业全面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推动者。许多制造企业在其未来战略中增加了一条:通过在岸的或近岸的制造和供应链建设,使得原料制造供应地与市场需求地离得更近。这成为如今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迹象。

这份调查涉及287家制造业企业,其中90%是总部在美国的企业,还包括一些来自欧洲的企业。

报告进一步指出,相比节节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因素,对美国企业来说,巴西和墨西哥恐怕是更好的制造基地对象,而对于西欧企业而言,东欧是更理想的选择。

无独有偶。波士顿的报告表示,在亚洲其他地点很难寻找到中国这样的供应基地、货运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因此综合考虑后,美国企业选择回迁其制造环节的可能性很大。

高志麟表示,对美国和欧洲跨国企业而言,为了有效竞争,它们不得不重新布局全球供应链,而本土的在岸制造中心或离本土市场较近的近岸制造中心似乎更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类个性化需求。

具体地看,埃森哲的报告显示,59%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它们开始寻找新的供应方式;而54%的企业计划改进其现有的供应网络,尤其是要在成本上进行大幅度削减;37%的企业表示,它们已经开始将制造中心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向外迁移。

这似乎很符合奥巴马通过“再工业化”振兴美国经济的蓝图。目前在美国国内,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的30%下滑至11%左右。

首因乃大宗商品价高

促使企业选择离消费市场更近的制造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最近一轮的大宗商品价格普涨,而不是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

不过,暂且不论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真的消失(这一点尚未有定论),只说人口红利真的是导致制造业从中国流失的导火索么?

尽管以美国雷克兰工业公司为代表的一些美国企业表示,制造成本上升约有20%要归因于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不断提高,但高志麟指出,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制造企业之所以希望撤回在岸或者近岸基地,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而是最近一轮的大宗商品价格普涨。

埃森哲报告显示,73%的受访企业认为,从2007年到2010年,成本中上升最快的部分是原材料价格;57%的受访企业认为,上升最快的是物流和运输成本,36%企业认为是制造费用和其他辅助开支,31%企业认为是汇率波动。

“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导致制造企业赖以生存的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原油的价格依然呈现上行态势,特别是今年原油价格飙升,使得企业从离岸的制造中心到消费市场的运输成本和风险大大提升。”高志麟解释。

运输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49%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遇到过货品周转和到达时间的困扰;46%的企业表示,它们有产品质量的困扰。

这是促使企业选择离消费市场更近的制造中心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

不过高志麟预计,目前看来,真正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推升和劳动力成本影响的是美国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而类似电子和通信器材等产业则不会受此影响。据悉,目前将部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的只有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

高志麟强调,这对于中国来说并非一个坏消息,因为“中国本身正在逐步成为制造企业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欧盟商会日前公布了其《2011年亚太地区总部调查》。该报告针对欧美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上海及其周围的长三角地区目前还并非自由港口,但是上海在地区总部的综合评估方面依然比较领先,主要原因是其在“与客户和市场的近距离”标准上得分最高。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上海执行委员会主席荣彼得(Piter de Jong)告诉记者:“毫无疑问,目前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中国将吸引新制造业

中国有更多机会实践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转型。有制造业迁出中国,必然会有新的制造业迁入中国。

高志麟指出,与其说制造业大举迁离中国,不如说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转型。

他表示,如果说过去“中国制造”仅仅贡献了出口产业,那么现在更多的中国制造产品将直接贡献给本土消费市场。如果企业更看重供应链和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那么,有制造业迁出中国,必然会有新的制造业迁入中国。

埃森哲调查显示,目前希望3年后逐步从中国转移制造中心的,多数是年收入在2.5亿-50亿美元的中型企业,而年收入在50亿-10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则更愿意在中国布局新的产业链。

世界上主要的机电元器件生产厂家和电气传动公司丹麦丹佛斯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似乎可以验证这一点。其全球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方行健(Kim Fausing)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各类清洁能源传动机的制造企业大多落户中国,中国成为他们巨大的市场,其在中国正不断扩大生产基地的布局。

在对待中国的经济转型上,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步伐走得更快。星巴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金龙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目前他们在中国建立了第二大研发中心,在云南本土培植采购咖啡豆,一系列战略规划将带动中国的农业种植产业。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