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先生
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看到机床工具行业取得了整体的进步;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不足,找出差距。目前, 行业“ 十二五” 规划已经完成,规划中明确了行业“十二五”的目标和任务。2011 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前,就有关机床工具的行业经济运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以及推进中国机床行业由大变强的措施等话题,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先生从多角度入手,对诸多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讲,“十一五”期间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产品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等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行业进入攻坚阶段。
取得的成果
首先从规模上来看整个行业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科技创新、品种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的进步,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讲大有裨益。而国内以前较为薄弱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过去几年有了明显提高,现在也具有了一定规模,销售收入和产值都有明显提高。
存在的差距
虽然成绩斐然,但是问题却依旧存在,例如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进口方面,2010 年国内进口机床工具157.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金属加工机床(金切、成形,主要是中高档机床)94.2 亿元, 同比增长59.8%,而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仅增长35.1%,说明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中高档机床市场竞争力也没上去。
而出口也有所体现:全年机床工具出口70.3 亿美元,但是其中金属加工机床仅仅出口18.5 亿美元,而进口却是94.2 亿美元,而且大多数是低档产品, 高档很少, 逆差大幅增加。
究其原因,一是质量上不去, 水平不高, 高档产品制造能力不够;二是采用进口的系统和部件,成本高,价格也就下不来,竞争力自然就上不去。
其次目前机床行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 数控系统、功能部件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速度不够,短板没有根本解决。进口有增无减。机床行业发展越来越快,需求越来越高,矛盾也就越来越大。比如,2010 年北京发那科同比增长了210%,西门子增长了60%,说明我们的软肋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十一五”的一项重要缺憾。同时也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
此外企业的发展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利润率偏低,未摆脱规模效益,重硬轻软,软件上开发能力差,下的功夫不够。如叶片铣,国产的机床两三百万(软件多数赠送)就能买一台;而一台瑞士斯特拉格机床需要1000 万元, 软件还要1000多万元,才能满足功能需求,技术含量差距大;再如数控导轨磨床,瓦德里希·科堡与国内同类产品同样使用西门子840D 系统,但是软件丰富,支持很多补偿功能,但是我们的机床没有开发出来,软件和全方位的交钥匙工程等收入所占的比例太小。
2010 年国产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9 年的70.1% 下降到66.7% 左右,进一步说明国产机床发展的速度没有赶上用户需求的水平和增长速度,也没有赶上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
2011年及“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对传统产品、低质、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投资要严格限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可以预计, 在接下来的几年低档机床产品需求将要大大降低,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要减少。
再者由于需求结构水平提高、变化快速。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如核电、新能源汽车、高铁以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高端需求,精度、效率、水平、可靠性、兼顾节能和环保,能否赶上需求也是个考验。
而从世界经济形势看,欧美等国虽开始复苏,但是缓慢, 中国市场一枝独秀, 所有有实力的机床制造国家和厂商都把中国作为首位战略目标, 竞争会愈加剧烈, 甚至残酷,这些都将带来新的压力。随着中国的崛起, 中国机床行业的崛起,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也将越来越严格,我们的发展难度进一步增加。
虽说中国机床工具业面临如此多严峻的考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较大发展机遇。例如市场资源较好。国际上部分发展中国家势头看好;国内重点工程的需求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目前的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是发展、稳定、和谐,市场仍有不少亮点,充满机遇。
此外通过前十年机床工具行业自身的发展,在规模、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世界很多机床强国都担心中国崛起,我们自己就更不能忽略我们自身的进步。当然, 还要走好今后的路。
而且在国家的重视和系列政策的支持下,04 重大专项将加速继续推进;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也正在制定中,而数控机床正是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所以,“十二五”期间我们依旧要充满信心。
“十二五”期间行业要完成的任务
从重大专项看,“十二五”国产机床80%的品种满足国内工程项目需要,品种立足于国内。发展目标:
“十二五”要扎扎实实向机床强国迈进一大步,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产品结构明显提高。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明显增加,达到70% 以上,发展方式上明显变化。
为实现发展目标,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面临以下几大任务:
首先就是要加大力度提升中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技术含量、质量、制造能力三方面都要提高,要踏踏实实解决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视产业化的技术问题。
有资料显示,“ 十一五”时期我们开发了许多高档产品。但是造一台机床容易,造100 台就不那么容易了,凸显的是产业化问题。机床有其特殊性,面向的行业、面向的用户差别大,而且是市场化运作,离散度大,解决深层次技术不是一句空话,大家要脚踏实地地做些事。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不够,要想让高档机床从试验室模式转变为产业化模式,还要推进新一轮的以两化融合为指导的技术改造。要着力解决我们高档产品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的问题。
其次要推进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产业化进程。从当前形势看,光靠市场化运作已经不够了,高档数控机床作为战略需求资源,地位重要;中国是大国, 中国的经济和核心技术如果不能自成体系,就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要受制于人。
努力促进机床工具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容忽视。要培育典型、克服重硬轻软、重单机忽视成套,要有拿手的产品,更要培养一批既懂得用户工艺也懂得自己产品的综合型人才。
推进中国机床产业由大变强
推进中国机床产业实现由大变强是整个行业为之努力的目标。为此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都应该被推崇,比如借助04 专项组织深层次的产业化技术研究,在继续重视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花大精力攻克高档产品的产业化技术难关;努力推行两化融合的技术改造,提高高档产品的制造能力、检测手段等;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花大力气培养人才、吸引人才, 此外还要着力开发国内、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着力做好产和用的衔接,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国产高档产品进入重点用户领域。利用国际资源, 努力开辟国际市场,在销售手段、营销服务等方面希望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毫无疑问,前进的道路并非平坦,但是对未来我们依旧充满信心。
2010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与2011年行业预测
2010年机床工具行业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达到40.6%,进出口较2009年同期均有了大幅度增长,进口增长迅猛导致逆差大幅增加,但出口仍未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欧美市场需求仍未明显恢复。
扣除非机床产值因素,以美元计算,2010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销售产值达到209亿美元;进口94.2亿美元;出口18.5亿美元;消费284.8亿美元。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为66.9%,同比降低3.2%。
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产品销售产值5434.4亿元,同比增长41.4%;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2%,同比提高0.6%;实现利润310.5亿元,同比增66.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1年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速,国内外一些机构和专家都有一些预测,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中国GDP增幅为8.9%,由于总体规模增大,增长绝对量将仍然是可观的。以往数据表明,机床工具行业总产值的增幅,较国家GDP增幅要高。
2011年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突出抑制通货膨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结构调整,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将使各行业更加关注投资质量,而不再追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10年的机床工具行业的高速增长使其基数增大,也会影响到2011年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预计2011年机床工具行业增速应该超过10%。
在全行业预测基础上,我们预计,在扣除非机床产值因素后,2011年金属加工机床销售产值将达到247亿美元;进口95亿美元;出口23亿美元;消费319亿美元。但国家正在调整现有统计范围,可能对2011年国内销售产值会有一些影响,统计数据与上年度的衔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