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变之路面临的困难分析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2-03-08
分享到
近年来,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与世界级高科技企业合作,强强联合,力争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大道上写上辉煌的一笔.

近年来,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与世界级高科技企业合作,强强联合,力争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大道上写上辉煌的一笔。在2011年初,中国制造业获得了获得了“2010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及中国制造业“跻身世界第一”的美誉,这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智造”之路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头。虽然这条路上不断有亮点出现,但同时也布满荆棘,其中外部最主要是中国制造业受到美欧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以及人民币升值大趋势的影响,内部也受到劳动力价格上涨及长期痼疾的困扰。

玉柴携手IBM迈向“中国智造”

2012年2月8日,IBM与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玉柴重工”)共同宣布,玉柴重工应用IBMPower7服务器及DS5000存储产品组合,通过混合工作负载、虚拟化与远程灾备等技术,为各类工作负载和关键应用构建灵活、可靠以及高可用性的动态基础架构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降低了运行及维护成本并有效提升了整机运行效率。此次合作为玉柴重工打造全新的“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实现“2015年三百亿销售”与“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知名品牌”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项目也显示了IBM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助力中国重工制造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由“制造”向“智造”迈进!

铁建重工与中望CAD/CAM联手引领“中国智造”

国内最大、最专业的CAD/CAM软件厂商中望软件与我国轨道装备和掘进机行业领先企业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铁建重工集团全面采购了中望软件旗下的二维以及三维产品中望CAD和中望3D,不仅如此,中望软件还就铁建重工集团未来的发展打造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双方将在信息化领域进行深入的合作与探索。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开始真正在两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地位,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沈阳机床:打造“中国智造”的样板企业

全国机床领军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将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普通机床产品运用OEM(代工生产)方式转移出去,这一对自身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调整的举措,引起全球业界广泛注目。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表示,企业将腾出精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目前机床数控化率已提高到61%,高档数控机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开局以来,东北地区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方面下足工夫,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打造产业新优势,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四省区行政首脑纷纷表示,将分别发挥各自的科教优势,积极支持科研院所间的学术交流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齐心协力将东北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

关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几点警示

一、价格优势渐失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2011年有个新闻值得注意:美国制造业回流。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或受到不小的冲击。

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的升值幅度达5.10%以上。记者粗略统计,如从2005年第一次汇改之后算起,人民币对美元累积升值已经超过 30%。除了美元之外,从2011年4月开始,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升值趋势也开始愈发明显。中行总行分析指出,由于预期人民币兑美元仍将小幅升值,人民币兑欧元、澳元等非美元货币将再次出现全面升值的情况。有研究报告认为,欧、美、日是中国近些年来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对这三大货币同时升值,对国内的制造业打击很大。

二、综合成本上升

除人民币升值外,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上升是导致产品价格上升的另一因素。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是支撑中国制造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但如今这一因素正在倒逼中国制造——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的劳动力成本正愈发凸显优势,而部分美国制造业企业也已经回流;与此同时,原材料涨价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压力。

三、贸易战成常态

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最热的事件莫过于迟迟不能解决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实际上,这不止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对实体产业产生了侵害。就拿中国制造业来说,遭受到了欧美企业“需求萎缩”和一些国家借债务危机发起的“贸易战”的双重打击。

最近深陷市场低迷和美国双反阴霾的中国光伏产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光伏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型企业,几乎90%的产品出口海外。类似光伏产业的这种现象是自身盲目发展、产能过剩引起的。在海外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产能过剩让供过于求的状况越发明显。“之前由于‘外需’的稳定,使得中国对产能扩张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扩张性竞争的结果是中国大量企业长期在低利润情况下生存,目前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四、患“空心化”之病

2002年,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称的经济学家樊纲就警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在决策资本投向方面正沿着“离制造业”的方向越走越远,最终有可能陷入产业空心化的泥沼。

所谓“离制造业”,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表明,工业内部结构也将经历先以重、化工业为主,然后向高度加工工业转移,并发展到技术密集化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新旧产业衔接得不好,经济很容易在“离制造业”的阶段感染,最终患上“产业空心化”之病。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青黄不接”,即原有的产业衰退了,为了生存向后进国家转移;可新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补不上转移出去的缺口。旧的已去,新的没来,于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比重就不断下降,形成“外实中虚”、日趋萎缩的局面。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