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下降。业内人士认为,造船行业的低迷局面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背景下,行业新一轮“洗牌”或不可避免。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认为,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往来大幅缩水,船舶需求自去年年末一直疲软。在这样特殊时期,船舶制造行业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冗余产能、低端产能等亟待解决。而转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更应明确自身定位及前景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行动。可以预计,船舶行业的“大洗牌”势在必行。
首先,船舶制造业的产能情况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船舶制造业中,除了中船重工及中船工业两家龙头企业,还有许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数目繁多。由此,行业结构松散,产能水平偏向低端化、单一化,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较为乏力。然而,过度产能已经形成,企业只能自食其果。
其次,绿色船舶是船舶制造的转型方向。根据船舶的环保性能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早已展开,并且已有部分船型的规范出台。环保功能的强调对船舶的设计制造环节提出挑战,如发动机的能耗转型、效率提升,以及船舶的绿色排污装置等,均是改进船舶的核心内容。我国船企应把握时机,迅速着手相应的改进研发,力求跟上世界领先水平。
最后,海工装备制造是另一转型方向。海洋油气开发已经在世界范围铺开,深水领域是各国的野心所在,我国自然不能落后。目前,相当一部分船企已经启动相关研发制造项目,不仅国企迈开了步伐,如熔盛重工、来福士等企业也积极备战。随着产业链条全面打开,会有更多船企加入进来。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指出,我国造船业的寒冷时期预计将持续至2013年,甚至到2014年,船企的转型迫在眉睫。环保、无污染、功能性更高是未来船企的突破着力点,我国企业应把握机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革,以符合未来发展潮流。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