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钢铁市场格局前瞻:大势平稳小幅波动

发布时间:2013-01-09
分享到

回顾2012年钢材市场,在世界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年多的持续回落,直接导致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出现回落走势,总体疲弱。“201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终于出现了止落回稳的趋势,但经济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预计在20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表示,我国将进入钢铁消费总量大、增速低的阶段,2013年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价格小幅波动、总体运行稳定的态势,其中钢铁企业微利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走势的特点

在2012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延续了较长时期的回落趋势。虽然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走势极具中国特色。2009年开始的钢材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在国际通胀风险积累的上升期。2011年中期,国际通胀风险全面暴发,钢材市场价格出现震荡回落的趋势,并延续至整个2012年。

从去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尽管中国经济持续下滑,螺纹钢和热卷价格基本维持在4200元/吨左右。正是钢贸商坚持成本经营求生存,模式创新求发展的理念,控制市场库存,维护了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稳定运行。

随着经济下滑、需求疲软,钢材市场的风险也不断积累。贸易商不断减少库存,中国钢材社会库存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无疑增加了钢厂产能过剩的压力。合同不足,特别是钢厂从机制上难以减少产量。解决合同不足,钢厂不断下调价格以争夺市场,终于酿成7-8月间的钢材价格大幅下滑。

由于钢厂仍面临减产的压力,预计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将接近7.2亿吨。国内表观消费接近6.8亿吨。需求疲软和产量居高不下,这也是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

金融经济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入疲软,国际贸易回落,而且也影响钢铁需求和价格走势。据世界钢协统计,2012年11月份全球(62个国家)粗钢产量达1.22亿吨,同比增长5.1%。2012年1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5750万吨,同比增长13.7%;日本粗钢产量为850万吨,同比下降2.3%;韩国粗钢产量为560万吨,同比下跌2.7%。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世界经济的严峻性,同时也验证了国际钢材和铁矿石的需求疲软。

今年初,欧美钢材市场就开始了价格回落的演变大趋势。其中北美钢材价格下滑了15.4%,欧洲钢材价格下滑了10.5%。亚洲钢材市场价格下降幅度更大,目前亚洲市场热卷价格560美元/吨,下降了18%。正如一位日本钢铁企业人士所说,“以前从未经历过全球钢材价格同时大幅下降的情况”。

国际钢市需求疲软直接影响中国的钢材出口。2012年疲软的国际经济使国际钢铁贸易总量大幅缩水,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不断攀升。今年10月我国出口钢坯材514万吨,1-10月累计出口4084万吨。11月、12月实际保持着400万-500万吨的月度出口水平。年度净出口在3500万吨左右。在罗百辉看来,这种趋势至少延续到明年中期。这也预示着今明两年,中国钢材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期望扩大出口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是不现实的。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债务总额已经达到4000亿,仅2011年钢铁企业融资成本就高达620亿元。今年上半年钢价下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其中8月份亏损竟高达41.96亿元。”罗百辉认为,企业亏损的实际情况远比给出的数字更为严重。钢铁企业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钢材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就是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和回落滞后使钢厂面临高成本压力。

9月,贸易商不堪忍受长期亏损的压力,借助中国经济趋稳的利好影响,拉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但是紧随其后,铁矿石价格也大幅上涨。钢价涨1成,矿价飙3成,让钢厂再次感到成本压力。不过这次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是国内许多矿山减产、国内铁矿石贸易商今年严重亏损,钢厂铁矿石补库,钢材价格上涨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整体上看,铁矿石价格的强势及上涨使钢铁企业难以摆脱微利经营的困境。

1、欧美债务危机拖累国际经济疲软的大趋势2013年难以改变

QE4量化宽松,推动美元贬值,增加全球通胀压力。许多国家为走出经济疲软的困境也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增加货币供应的量化宽松刺激经济政策,其中美国12月12日第四次量化宽松。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

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清楚通胀上升期与目前的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期,适度的量化宽松对通胀的不同影响。二是需要清楚美国12月12日第四次量化宽松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和一些国家适度量化宽松的区别。

只要中国因素不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经济疲软的大趋势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只能是继续高位震荡,很难演绎通胀一路上升趋势。这也决定了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演绎小幅波动态势。这种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和钢材出口以及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

2、钢铁产能过剩、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的压力将影响我国钢铁市场价格走势

从11月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稳定的趋势。投资适度稳定回升和货币适度宽松的综合调控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稳定。2012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1%(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6%。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我国经济稳定、较快运行的较长期趋势已经显示出来,这种趋势决定了国内钢市将演绎价格小幅波动,大势平稳的运行态势。”罗百辉认为,面对2013年钢铁需求低增长趋势,产能过剩必然导致钢厂竞争激烈。钢厂争取合同的过度竞争将成为影响钢铁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成本支撑作用不仅决定了价格稳定度增加,也决定了钢厂在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环境下,难以避免行业微利的局面。

另一方面,2012年下半年从三大矿山进口比例已经占到全部进口量的66%。这就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主要是由三大矿供应的。中国钢铁企业对三大矿依赖度太深,钢铁企业既无法保证自己产业链的安全,也控制不了钢铁成本。不仅掌握不了自己的行业命运,而且对下游行业也形成了成本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钢铁企业亏损55.3亿元。特别是三季度钢铁企业严重亏损。一些人认为钢材市场价格下跌导致钢厂亏损,却忽视了铁矿石成本居高不下和铁矿

实际上,2011年上半年铁矿石大幅涨价到190美元,推动钢价不断上涨已经就为今年三季度钢厂严重亏损埋下了隐患。

铁矿石市场资源供大于求的大趋势已经形成,不仅国内20%以上的铁矿石增产能力,而且三大矿正在建设或将要形成的几亿吨生产能力。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在2011年是13.3亿吨,今年前9个月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68亿吨,同比增幅高达16.6%,虽然2003年国产矿平均品位为40%,但到2012年上半年平均品位只有25%,这意味着2011年国产铁矿石只能满足3.3亿吨钢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国内仍有66个、近5亿吨产能的铁矿石项目在建或拟建。这近5亿吨的新增产能中,其中有8成为钢厂附属的大中型矿山项目。建成后足可以满足中国未来铁矿石需求增量还有剩余。国有矿山生产一吨铁精粉的完全成本,在2003年为267.57元/吨,但到2011年620.16元/吨。这对稳定未来铁矿石供需关系和价格意义重大。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目前三大矿对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垄断供应局面。这就注定了三大矿虽然没有能力通过推升铁矿石价格逼着钢价上涨,但是毕竟多方力量还是可以让铁矿石价格贴着钢厂的成本演绎。力拓扬言2013年铁矿石价格还要上升,国内钢铁企业仍将面临沉重压力,行业整体微利局面难言改观。

3、城镇化将推动钢铁业回暖

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罗百辉认为,我国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对于正在困境中的钢铁行业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在满足我国深入推动城镇化进程所释放的刚性需求的同时,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过度产能成为钢铁业在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这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城镇化需求和产能过剩之间并不矛盾。深入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的钢铁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是这样的发展空间不再通过一味地追求量化指标来实现,而是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总体上看,2012年是中国钢铁业困难的一年,“高产能、高成本、低增长、低效益”这“两高两低”并存,双向挤压使得钢铁业有点“喘不过气”。而展望2013年,尽管宏观层面有不少积极的信号已陆续出现,但也不可过于乐观。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国内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增幅也不过是2%-3%的水平,低增长依然是主基调,依然是消费总量大、增速低的阶段;2013年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价格小幅波动、总体运行稳定的态势,其中钢铁企业微利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