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外贸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文章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发布时间:2013-05-12
分享到
全省出口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等出口增长50%左右,对拉美、非洲、大洋洲、东欧等出口翻番。

五年来江苏人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外贸转型升级,在全国外贸迎来新一轮挑战中,江苏外贸在保持规模与速度稳定的同时,质量与效益明显提升。(注:以下数据均为2008年—2012年五年间的数据比较)

 
——市场更趋多元。与危机前相比,传统市场继续巩固,对欧美日港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增长28%;新兴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增长54.6%,增速比传统市场高出近一倍,占全省出口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等出口增长50%左右,对拉美、非洲、大洋洲、东欧等出口翻番。
 
——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一般贸易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分别比危机前增长62.3%和1.4倍,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了5.6个和11.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增值链明显延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由不足70%上升到86%,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增强,加工贸易进口比重下降。加工贸易产业链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两端延伸,85家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00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江苏。以提供加工贸易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保税物流仓储业蓬勃发展,增长1.6倍,占全省比重上升了7.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60%,内销比重接近30%。
——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出口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化工、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涌现出沙钢、徐工、好孩子、波司登等一批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提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船舶等出口全国领先,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风能设备等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出口规模均已过亿美元。
 
——外贸发展协调性增强。苏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提升,苏中、苏北地区进出口快速发展,增长8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占全省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年进出口规模突破200亿美元,比危机前增长4倍,占货物贸易比重由2008年的4%左右上升到6%。
 
——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主体持续增加,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1000家,比危机前增加了7600多家。同时,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江苏的轻纺、建材、摩托车、家电等优势产业,以及光伏、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我省外贸发展的后劲。与危机前相比,2012年我省制造业“走出去”项目数增长了近10倍,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了近4倍。
江苏外贸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五年来江苏人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外贸转型升级,在全国外贸迎来新一轮挑战中,江苏外贸在保持规模与速度稳定的同时,质量与效益明显提升。(注:以下数据均为2008年—2012年五年间的数据比较)
——市场更趋多元。与危机前相比,传统市场继续巩固,对欧美日港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增长28%;新兴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增长54.6%,增速比传统市场高出近一倍,占全省出口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等出口增长50%左右,对拉美、非洲、大洋洲、东欧等出口翻番。
——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一般贸易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分别比危机前增长62.3%和1.4倍,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了5.6个和11.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增值链明显延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由不足70%上升到86%,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增强,加工贸易进口比重下降。加工贸易产业链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两端延伸,85家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00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江苏。以提供加工贸易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保税物流仓储业蓬勃发展,增长1.6倍,占全省比重上升了7.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60%,内销比重接近30%。
——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出口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化工、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涌现出沙钢、徐工、好孩子、波司登等一批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提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船舶等出口全国领先,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风能设备等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出口规模均已过亿美元。
——外贸发展协调性增强。苏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提升,苏中、苏北地区进出口快速发展,增长8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占全省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年进出口规模突破200亿美元,比危机前增长4倍,占货物贸易比重由2008年的4%左右上升到6%。
——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主体持续增加,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1000家,比危机前增加了7600多家。同时,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江苏的轻纺、建材、摩托车、家电等优势产业,以及光伏、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我省外贸发展的后劲。与危机前相比,2012年我省制造业“走出去”项目数增长了近10倍,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了近4倍。
 
 
 
 
江苏外贸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五年来江苏人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外贸转型升级,在全国外贸迎来新一轮挑战中,江苏外贸在保持规模与速度稳定的同时,质量与效益明显提升。(注:以下数据均为2008年—2012年五年间的数据比较)
——市场更趋多元。与危机前相比,传统市场继续巩固,对欧美日港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增长28%;新兴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增长54.6%,增速比传统市场高出近一倍,占全省出口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等出口增长50%左右,对拉美、非洲、大洋洲、东欧等出口翻番。
——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一般贸易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分别比危机前增长62.3%和1.4倍,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了5.6个和11.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增值链明显延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由不足70%上升到86%,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增强,加工贸易进口比重下降。加工贸易产业链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两端延伸,85家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00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江苏。以提供加工贸易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保税物流仓储业蓬勃发展,增长1.6倍,占全省比重上升了7.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60%,内销比重接近30%。
——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出口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化工、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涌现出沙钢、徐工、好孩子、波司登等一批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提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船舶等出口全国领先,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风能设备等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出口规模均已过亿美元。
——外贸发展协调性增强。苏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提升,苏中、苏北地区进出口快速发展,增长8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占全省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年进出口规模突破200亿美元,比危机前增长4倍,占货物贸易比重由2008年的4%左右上升到6%。
——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主体持续增加,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1000家,比危机前增加了7600多家。同时,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江苏的轻纺、建材、摩托车、家电等优势产业,以及光伏、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我省外贸发展的后劲。与危机前相比,2012年我省制造业“走出去”项目数增长了近10倍,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了近4倍。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