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互联网 制造业变身“智造业”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3-11
分享到
互联网化是现今所有企业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制造业作为国计民生第一大基础产业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确通过各种途径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互联网化是现今所有企业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制造业作为国计民生第一大基础产业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确通过各种途径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如何能不被汹涌而来的互联网大潮所冲垮而是利用互联网这个跨时代的工具让制造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成了现在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都亟需解决的的一个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看这个问题的反面:两军相遇勇者胜,制造业应该也必然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互联网思维的领导者,激励的力量、意义和价值远远大于恐惧。

毋庸置疑,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创新。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制造业不仅应该放下曾经的辉煌和成功,在新的格局下,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新思维,融入到这场大改造运动中来,在原有制造产业生态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更新,而且,制造业也可以承担起互联网时代更大的使命。

中国真的是“制造大国”吗?

事实上,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近年来制造业却在日渐萎缩。眼观各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被卷入到一场倒闭的风暴之中。究其原因何在?我们在这里不仅要讨论制造业企业的内部原因,其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

就外部因素来说,首先,此前中国因其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抢占制造商机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可与其说是“制造大国”,还不如说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我国的制造业厂商往往在技术创新和信息化上的投资比重不大,导致互联网化的进程并不完善。而近年来,一方面廉价劳动力在东南亚更大量出现,另一方面,欧美借“工业4.0”之风潮重振制造业,转型科技创新型制造业,在生产线上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力,重回加工制造业市场。

另外,近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资金更多放在公共事业的建设上,想透过GDP工程、修桥铺路和钢筋水泥拉动经济发展,经济表面上是蓬勃发展了,但最终还是导致了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不仅如此,最可怕的是造成了中国制造业的衰退。制造业利润减少,加之劳动合同法的压力、生产成本上升和汇率的影响,许多企业家觉得做制造业没有动力,因而大量资金转入楼市和股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投入的减少更是加速了制造业的衰退。

就内因来说,有的企业守着老路子不愿改变或可以说是不思进取,有的企业想借助互联网转型却只是微调,并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去改变,有的企业更是只注重宣传和销售方面的互联网化而忽略了对服务环节的更新和产品本身质量和创意的提升。

目前,全世界都在经历着一个从新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化的过程之中,即生产由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由大企业垂直型的管理组织形式转向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网络与其他企业相互协调的水平型组织形式,由死板封闭的刚性生产转向寻求其他企业创新合作的弹性生产,由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向竞争合作型的市场结构转变。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只是就欧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还是不够果断和彻底。

究竟如何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重振制造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已成为首要任务。

替换——智能工厂

眼观全球,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战略都表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都集中在了制造业,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聚集在先进的制造领域上。无论是什么行业,技术和产品都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两个核心。而生产线是产品诞生之初,从原材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最终完成产品的制造。所以生产线应该是企业进行互联网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革命的重要部分,以求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现在,许多企业还处在一个“数控时代”,智能化和自动化经常被搞混,认为在工厂中大量使用事先编程好程序的机械臂分别进行各部分的生产就是智能了,可一个智能工厂远远不止于此。智能工厂应该是一个看起来繁杂但有灵魂的系统工程,首先当然是将生产线模块化以应变用户多变的需求,也就是柔性化的生产技术。但在此灵活分散的基础上,每个机器人、每个仪器都要进行整体的监控,以实现生产线上的高度自动化,各部分机器人协同来完成装载、移动、加工和装箱等操作。

近日,智能互联工厂在中国也初绽头角,行业领头企业也纷纷向无人工厂、智能制造转型。近期,对海尔表面上大提互联网一直有质疑,但另一方面也应被注意到,比如:海尔的沈阳互联工厂10秒钟就能下线一台冰箱。该工厂通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搭建信息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率先建成了企业与用户需求数据无缝对接的智能化制造体系,在数据实时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生产。可以说,高度集成的自动化制造模式及用户需求信息无障碍流通的信息系统共同造就了当前海尔冰箱的“互联网速度”。而长虹公司更是让人感到惊异,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八款电视,每5.5秒就有一台电视下线。

目前已出现的一种担心是,少人化智能工厂的普及看起来似乎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但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生产线上的劳动力被减少了,但在软件、设计和服务行业又会有更多新的工作机会,对公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要求也会提高,从制造业开始就促进了全民教育的实行。宇宙就是这样,它会创造和谐,或本质或本体就是和谐。

优化——精简企业结构,整体管理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向互联网化转型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组织架构。从前的那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过于官僚化,层级多,决策慢,员工没有横向的合作意识,缺少交流和分享。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是扁平精简,决策能够迅速实行,员工之间有更多交流、创新合作。所以,在组织结构上,企业应不遗余力打破内部的壁垒,去除中间级层,推进企业各部门的横向协作,缩短市场反馈链和执行力,加强组织执行力,防止决策信息在层层下达中衰减。

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中国企业或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把过多重点放在了软件的应用上,单点应用强但信息集成弱,忽视了信息化咨询、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流程、解决方案实施和客户化开发等方面的要求。而互联网化是一个整体而系统的改革方向,信息化的建设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建设,而并不是各种应用软件的简单拼接,这样系统整合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应用软件之间的孤岛现象。IT提供商及非IT业在本质上不断追求的,其实也是把信息化的建设作为一个企业中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断改进,最后达到整个企业管理真正的互联网化。

现今很多企业运用BMP(业务流程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解决方案,整合各类应用软件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进行整合和优化,以资源和计划管理为重点,降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采购、库存、设备、人力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实现人、过程、系统和信息的集成,让整个企业能够有条不紊地运作,实现整体的管理,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是在不断被认识、感知、实现的东西。

创新——互联网新渠道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推动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制造业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流通渠道、跟进客户服务,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了政府和企业都想要迅速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花时间在网络之中,从前那种报纸、电视、收音机的轮播广告已经行不通了。要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积极进行网络推广,结合线上线下,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把网上的意向客户转化为现实中的客户资源。当然,无论是何种企业,其产品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基础,把产品质量、创新技术的“内功”练好,再加上适当的营销手段,才有可能成功。若是产品没有做好,而是将过多的重点放在营销和宣传上,只能落下个“名不副实”的后果,造成客户的快速流失。网络营销不仅仅是企业短期的销售策略,更是一种长期的战略。

万事都有其自身原来的背景或条件,制造业作为传统的企业,想要在电子商务市场发光发热是很难的。因此在没有电商经验、新型人才以及技术的支撑下,或不应该盲目亲自试水电商,自主搭建网络平台。如果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经验和认识不足,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必然无法达到真正的效果和目的。最快速最有效的的解决方法是与有经验、有技术、客户资源庞大的电商平台寻求合作,把钱花在刀刃上,同时也避免了新而复杂的部门的产生,促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但是,在服务模式上,充分运用电子商务、O2O等互联网模式实现产品的营销,并对产品、市场进行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服务水平,这没有谁或什么因素可以阻挡。在制造业之中,永恒的规律依然,谁能根据用户的要求灵活变化谁就能长久,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能够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结合灵活智能的生产线,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定制化、个性化,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任何企业乃至制造业就能长久保持活力。

合适,合作,发展

当然,制造业拥抱互联网,光靠制造企业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也不能只闭门造车,要放下过去制造业的辉煌历史,放开怀抱,迎接新的技术、新的人才,寻求创新合作,在互联网这个海量数据金矿之中,寻找合适自身的互联网化之路。不仅企业,政府也要积极出具相关鼓励政策,帮助制造业重振旗鼓,让这个国之根本利用互联网在平稳发展中不失本质、固本强基。虽然和其它任何行业一样,制造业的互联网化之路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只要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各司其职,互相联动,让制造业转型“智造业”,甩掉中国以前靠廉价人力获得的“制造大国”之名,变身“制造强国”,必然会成为大势所趋。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