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在规划中,排在指导思想第一位的是创新驱动,位列战略任务首位的也是提升创新能力。有专家由此指出,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扩大制造业规模作为基本的政策指向,这体现了我国制造业从生产性投资驱动向创新性投资驱动的转变。
诚哉斯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是一字之异,却折射出我国制造业价值取向发生的根本变化。
一字之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全球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把一项又一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揽入怀中,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无可争辩地坐上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交椅。
然而,制造并不等同于创造。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制造业创新创造能力并未实现同步提升。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很多高科技产品只能“贴牌”生产,陷入了“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的怪圈。在这方面,中国制造业有太多的隐忧和痛楚。
当我们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在郑州”感到自豪的同时,却不一定知道“苹果公司拿走了58.5%的利润,而中国内地只得到了1.8%”;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影碟播放设备制造基地,却不知道当年每出口一台DVD机要交给外国人18美元专利费,除去成本所赚无几??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前些年曾有一个说法更为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点:我们要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
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仅仅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有几个宏观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世界制造业研发投入的3%,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等都依靠进口。事实告诉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字之变
仅靠廉价取胜的“中国制造”传统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已成为共识,并悄然蝶变。
《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定位于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同时指出,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并提出了“到2045年,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目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自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密集出台了22份文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热潮。
在“中国创造”的道路上,联想、华为、小米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率先启航,可圈可点。近日,全球知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了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为、联想双双上榜,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标志。阿里巴巴早在2012年销售量就已经超过美国电商巨头的总和。行业研究公司eMarketer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零售电商产值比美国高出40%。在9月1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脱颖而出,跻身于“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列。
一字之求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经过多年的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创造”有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实现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加快体制机制的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切不可再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也不可用行政手段保护垄断、保护国有企业,以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出现不公平与不合理。同时,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和企业的控制和限制力度,税收从高、资源供应价格从高,迫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型。
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回顾近年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难发现,企业色彩越来越浓厚。从“星光中国芯”到下一代互联网,从非典病毒灭活疫苗到超导电缆,从每秒运行10万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到全球屏幕最大的激光电视机,这些世界一流的“中国创造”均出自企业。要鼓励企业创造和创新,凡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企业,都应当予以最大力度的支持,引导所有企业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发挥质检基础保障作用。以质量创新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质检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加快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建立政府公益性和社会经营性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保障体系,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要在激发内在活力的同时,积极推行社会共治,把全社会发动起来,参与到“中国创造”中来。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