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床布局珠三角对江苏智能制造发展的启示

作者:郭永海 陈英武 发布时间:2019-12-18
分享到
通过深入研究沈阳机床与广东江门市的合作战略,剖析沈阳机床高端智能装备布局南方的战略思路,本文提出了作为工业大省的江苏,在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走出自身特色,并为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机床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作为行业龙头,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与广东江门市开展战略合作,打造“i5”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推动高端智能装备的发展。以“i5”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在线服务+金融+大数据+再制造为基础,沈阳机床对5D工业的现代新型经济业态作了探索,为传统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通过深入研究沈阳机床与广东江门市的合作战略,剖析沈阳机床高端智能装备布局南方的战略思路,本文提出了作为工业大省的江苏,在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走出自身特色,并为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沈阳机床战略布局分析

1. 沈阳机床布局工业4.0

2015年4月,沈阳机床引入清华战略投资,吸引紫光智能与紫光4.0共出资30亿元参与定增,共拓智能制造市场,确立工业4.0龙头地位。

2015年4月,沈阳机床分别与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山特维克可乐满切削刀具(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工业4.0战略合作书》。根据协议,沈阳机床与海克斯康等公司,将面向工业4.0的产品和技术,开展高端制造业重点行业项目合作、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合作,以及综合金融服务合作、质量控制与智慧工厂项目合作等。

2015年6月,沈阳机床、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与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创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面向智能制造和云制造的“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高端制造行业的“互联网+”模式。由此,沈阳机床的工业4.0布局正式形成。

2. 5D工业的现代新型经济业态落地

(1)建立江门“i5”智能制造示范园区。2015年6月3日,沈阳机床与广东省的江门、恩平两市,分别签署了《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江门市人民政府智能制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恩平市人民政府、恩平市机械行业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开始与江门市携手,打造“i5”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并在恩平打造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机床提出了“‘i5’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在线服务+金融+大数据+再制造”的5D工业新业态模式。与江门的合作,令其5D工业的现代新型经济业态正式落地。

通过在江门率先打造“i5”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沈阳机床将与江门市共同努力,将此园区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样本。为此,沈阳机床将其承担的相关智能制造的国家级项目及创新联盟体系引入园区,分别设立了制造人才校企实训中心、沈阳机床工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智能云制造”中心广东分中心和再制造中心等。

面对当地行业企业,沈阳机床将提供覆盖工艺、装备、人才、车间规划、精益生产、设备托管和自动化等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通过 “智能云制造”平台,沈阳机床将创新生产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制造资源,实现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实施绿色再制造标准,对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新的制造能力,促进绿色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沈阳机床还将提供技术、人员、师资和课程等支持,共同为当地产业培养设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流程管理信息化以及管理现代化的符合工业4.0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珠西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打造华南地区技术体系最先进的人才梯队培训机构。

(2)打造恩平先进智能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恩平市辖区内的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是广东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以“园中园”模式,整体引进了佛山机械装备行业的成熟产业链,主要制造先进数控设备和通用型生产机组,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沈阳机床将为恩平机械装备企业提供先进的应用软件、成熟的加工模块以及科学的工业工程规划与管理方案。通过其最新最先进的“i5”智能控制系统在恩平市机械行业协会的推广应用,将恩平园区打造成先进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区,达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借助恩平市要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这一契机,沈阳机床将积极发挥行业标杆优势,联合恩平市机械行业协会,共同打造机械装备产业链,为恩平市机械装备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管理输出和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

沈阳机床将加强与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合作,为恩平园区培养高端机械装备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同时,构建覆盖恩平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向恩平推介沈阳机床产品,将恩平市机械行业协会的老款沈阳机床置换为全新的先进智能设备。

沈阳机床选择珠三角的原因

为践行“中国制造2025”,沈阳机床力求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创新5D工业的现代新型经济业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加快布局工业4.0,以战略眼光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对其南北布局的战略行动作一剖析。

1. 机床行业不景气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2015年1~4月,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主体处于下行区间。依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重点联系网络和海关进出口的统计数据,1~4月行业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销售持续下降。2015年1~4月,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5.5%。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8.9%,金属成形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9.5%。2015年1~4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金属成形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8%。

(2)库存仍处于高位。2015年1~4月,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0.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9.6%,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5.1%。2015年1~4月,全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9%,金属加工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2%,金属成形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5.4%。

(3)亏损面持续扩大。2015年1~4月,全行业亏损企业占比为45.1%,金属加工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53.4%。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56.9%,金属成形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36.4%。与2015年1~3月相比,分别扩大了3.8、9.6、10.6和4.6个百分点。

(4)出口保持稳定高速增长。2015年1~4月,机床工具商品出口额35.41亿美元,同比增长6.6%;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金属成形机床出口额3.52亿美元,同比增长4.5%。出口金额居前三位的商品是:切削刀具(7.68亿美元)、磨料磨具(7.04亿美元)和金属切削机床(7亿美元)。

出口去向前3名的是美国、日本和越南。其中,出口美国5.17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日本3.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出口越南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对出口主体的分析表明,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占比分别为55.7%和32.9%,国有企业占比仅为11.4%。同时,私有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5.3%,外资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2%,国有企业出口额同比下降14.3%。2015年1~4月,出口最活跃的地区为:华东第一,出口额15.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华南第二,出口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华北第三,出口额6.4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出口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占比80.8%,出口额同比增长8.1%;外商投资占比为13.8%,出口额同比增长2.6%。

2. 机床行业的主要问题

(1)市场需求进一步疲软。2015年1~4月,机床工具商品进口额49.32亿美元,同比下降3.2%,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28.18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22.46亿美元,同比下降6.1%;金属成形机床进口额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口额呈现短期回落,反映出国内市场中的中高端需求有所下降。同时,金属加工机床平均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而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

另一方面,国内机床产品中运行较稳的金属成形机床的主要运行指标显著下滑。导致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对通用型机床的需求显著减少;国内用户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低端产能外流;国内市场价格不断走低。

(2)转型调整力不从心。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存在生存危机,因而普遍缺乏调整转型的意愿和能力。同时,支撑企业寻找新的发展增长点(如开发国际市场和服务国内新兴产业等)的条件先天不足且不断弱化(如人才队伍、研发条件等)。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企业转型困难,对市场变化响应滞后。

作为中国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传统机床行业的不景气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沈阳机床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加快推广其“i5”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模式,选择最佳区域,来推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

3. 江门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1)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为第一侨乡的江门,地处珠三角下游入海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辐射区域广阔,具有华南地区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近年来,江门积极融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建设以世界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试验区为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并借此宣传推介江门,深化江门与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合作。江门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建设,必将带动珠三角地区、西南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智能装备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2)珠三角核心区域。江门作为新一轮“珠西战略”的主战场,将成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开放之门”,粤西进入珠三角的“方便之门”,珠三角面向粤西甚至广西及大西南的“辐射之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面世、广东自贸区的挂牌、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以及港珠澳大桥时代的加速到来等多重国家机遇的叠加,江门的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扩展。

(3)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近年来,江门狠抓大项目建设,通过整合园区资源,着力打造江门高新区、滨江新区、江沙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大广海湾经济区等6个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江门加强了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帮扶,鼓励企业增资扩产,重点推动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4. 江门具备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政策优势

抢先落实国家战略并与当地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将成为各地开展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的重要抓手。2014年8月上旬,广东省作出决策,集中力量将珠江西岸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8月中旬,广东省与工信部签署协议,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发展。在工信部的支持下,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工作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5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地加紧起草本地区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要之际,广东已将国家战略与本地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并付诸行动:2015年1月,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将珠西发展战略进一步具体化;2月,出台2015年省政府“1号文”——《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共12条;3月,制定《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拟从2015年起,3年累计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工作,同时,启动《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编制工作等。广东省内各地也积极引入与本地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龙头企业。

5. 珠三角地区高端智能装备下游应用行业广泛

(1)江门市产业结构特征。2014年,江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2.7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

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颁布实施,赋予了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定位。在规划纲要的推动下,江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绿色家电(新型电子信息)迅速兴起。

核电新能源:台山核电项目是中国与法国共同开发建设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机组,单机容量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之最。

风电新能源:江门获得核准的风电场已有7个,合计发电机组383台,总装机容量34.57万千瓦。其中,端芬、汶村、广海、上川和下川风电场已经投入使用。

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台山清洁能源(核电)产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8250亩,重点发展核岛和常规岛辅助设备、核电站外围设施制造以及核电辅助设备设计、研发和服务。预计到2020年时,产值可达220亿元。

LED新光源:广东拥有全球最大的LED生产企业之一的真明丽集团。目前,从事绿色(半导体)光源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相关联企业1000多家,2012年实现产值192亿元。上中游外延芯片产量在广东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外延芯片自主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产业: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项目推进顺利。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年新造城际动车组400辆、检修100列的能力,成为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南车140~200km/h动车组的出口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带动形成上千亿元的产业规模。

汽车零配件产业:江门是广东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地之一,主要生产轮毂、千斤顶和动力转向器等50多种汽车零配件。车轮毂市场占有量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广东省最大的“双转移”项目——富华重工落户台山,将带动江门汽车零配件产业的飞速发展。

造船业:江门是广东省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主要发展中小型船舶产业,基本形成造船、修船、拆船及船务配套于一体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

化纤新材料:作为江门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化纤纺织业在广东省排第一位,在全国排第三位。这些传统产业成功开发了用于航空、军工和深海作业的高强度特种纤维等新型化工材料。

绿色家电:江门狠抓绿色家电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经济新增长极,海信、金莱特电器、金源电器和汉宇电器等陆续进驻江门,预计项目建成后,产值将超1000亿元。

目前,江门市拥有10多个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基地(见表1),同时拥有以摩托车和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造纸、造船、食品以及包装材料、五金卫浴、印刷和机电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表1 江门市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名称

所属地区

重点领域

国家火炬计划江门纺织化纤产业基地

鹤山市

纺织化纤

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摩托车进出口基地

江海区

摩托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

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

鹤山市

金属新材料、纺织化纤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江海区

电子信息产业

国家火炬计划江门半导体照明特色产业基地

高新区

LED产业

中国五金卫浴生产基地

蓬江区

五金卫浴

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

新会区

不锈钢制品

中国船舶拆解基地

新会区

船舶制造、船舶拆解

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

新会区

轻工制造

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

台山市

能源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开平市

纺织服装、服装面料

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

开平市

五金制造

中国印刷产业基地

鹤山市

印刷产业

中国男鞋生产基地

鹤山市

服装鞋帽类产品制造

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

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

恩平市

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

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

恩平市

纳米碳酸钙制造

 

资料来源:根据江门市政府网站数据整理

 

此外,恩平市特色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电声器材、纺织服装和建材化工为支柱的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恩平市电子电声器材生产企业500多家,麦克风年产量超过9000万支,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市场占有率达75%,年产值达32亿多元,出口量占全国80%,为“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和“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

(2)广东企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近年来,广东企业感受到了制造业转型的压力,更早地试水以机器人、柔性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订制化为主的智能制造模式,以适应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及技术与产品的快速更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江门等城市的智能制造已初具规模,正引领着新一轮制造业的升级。

作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地区和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企业更切实而敏锐地感受到了国内外需求的变化,加之内外市场条件的倒逼,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珠三角地区着力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积极实施了“设备换人、机器换人”和“生产线与生产系统”的改造工程,加快了珠三角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的建设。除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外,传统的纺织、服装和家电等行业也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机器自动化生产、柔性订制化生产等智能制造模式。未来,广东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将主要满足制造业升级和发展规划之要求,更多地强调利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

6. 沈阳机床的南北布局需求

(1)沈阳机床进军高端智能装备需要新的载体。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沈阳机床在巩固提升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逐步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艺系统解决方案及现代化升级服务等新业务。2014年以来,沈阳机床以“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服务商”为发展愿景,以“让制造更简单”为使命,以“聚焦财务为股东创造价值,聚焦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聚焦产品为行业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对内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对外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企业向“工业服务商”全面转型。

在此背景下,搭载“i5”系统的机床产品紧跟市场需求,获得了客户及业界的认可。尤其是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表现突出:单笔订单已从最初的10台量级迅速上升至百台量级,用户重复购买意愿明显,产品推广成效显著。产品升级方面,沈阳机床重点针对新BrioTurn系列、卧加系列、龙门系列及新镗床系列等新产品,推进产业化及商业化进程,完成了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目标。与此同时,继续全力推进“i5”系统搭载工作,增加可搭载机床品类,全面推广搭载“i5”系统的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和钻攻中心等产品,以推进系列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目标。

(2)数控机床占比增加,消费类产品对加工机床需求增大。从表2可以看出,相比于2013年,2014年沈阳机床的普通车床、普通钻床和普通镗床等传统机床销售收入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与此同时,2014年沈阳机床的数控机床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3.08%,较2013年增长了4.26%。目前,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发展迅猛,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必备的工作母机,数控钻铣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为沈阳机床的智能装备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沈阳机床对“i5”智能控制系统及其装备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表2  2013~2014年沈阳机床经营数据

业务名称

年度

营业收入(万元)

收入

比例

营业成本(万元)

成本

比例

利润

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

工业

2014年

705874.95

100.00%

523683.68

100.00%

100.00%

25.81%

2013年

650873.19

100.00%

498230.20

100.00%

100.00%

23.45%

产品

数控机床

2014年

515863.63

73.08%

377404.82

72.07%

76.00%

26.84%

2013年

447948.99

68.82%

334111.92

67.06%

74.58%

25.41%

备件

2014年

75754.65

10.73%

53421.09

10.20%

12.26%

29.48%

2013年

19097.86

2.93%

15083.76

3.03%

2.63%

21.02%

普通车床

2014年

65972.52

9.35%

54824.98

10.47%

6.12%

16.90%

2013年

92319.56

14.18%

76680.58

15.39%

10.25%

16.94%

普通钻床

2014年

33339.24

4.72%

25712.89

4.91%

4.19%

22.88%

2013年

67528.99

10.38%

52769.05

10.59%

9.67%

21.86%

普通镗床

2014年

14944.91

2.12%

12319.91

2.35%

1.44%

17.56%

2013年

23977.78

3.68%

19584.90

3.93%

2.88%

18.32%

地区

华东

2014

253188.54

35.87%

185558.20

35.43%

37.12%

26.71%

2013

207239.95

31.84%

154395.13

30.99%

34.62%

25.50%

东北

2014年

148182.54

20.99%

108837.57

20.78%

21.60%

26.55%

2013年

139517.17

21.44%

103565.57

20.79%

23.55%

25.77%

华北

2014年

94086.65

13.33%

69795.77

13.33%

13.33%

25.82%

2013年

79724.99

12.25%

63728.22

12.79%

10.48%

20.06%

华中

2014年

50011.38

7.09%

37639.09

7.19%

6.79%

24.74%

2013年

14431.10

2.22%

11448.03

2.30%

1.95%

20.67%

国外

2014年

45121.86

6.39%

34816.66

6.65%

5.66%

22.84%

2013年

42883.77

6.59%

34604.29

6.95%

5.42%

19.31%

中南

2014年

40795.28

5.78%

30436.40

5.81%

5.69%

25.39%

2013年

88765.89

13.64%

68676.79

13.78%

13.16%

22.63%

西南

2014年

27753.64

3.93%

21040.57

4.02%

3.68%

24.19%

2013年

34310.61

5.27%

27373.32

5.49%

4.54%

20.22%

华南

2014

21858.77

3.10%

16599.15

3.17%

2.89%

24.06%

2013

10773.64

1.66%

8339.28

1.67%

1.59%

22.60%

西北

2014年

20245.70

2.87%

15447.32

2.95%

2.63%

23.70%

2013年

10892.28

1.67%

8480.61

1.70%

1.58%

22.14%

东南

2014年

4630.58

0.66%

3512.96

0.67%

0.61%

24.14%

2013年

22333.79

3.43%

17618.97

3.54%

3.09%

21.11%

 

数据来源:根据沈阳机床财务报表整理

 

7.华南及周边地区对高端智能装备需求量大

国内机床行业的市场不景气给众多机床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得益于广东及周边地区消费电子、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客户的需求,令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智能装备获得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沈阳机床在华南、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布局以华南为中心的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是沈阳机床抓住消费电子等市场领域的重要举措。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知,与江门等地区产业的对接,为沈阳机床在华南地区的“i5”智能制造产业布局打开了局面。2014年,沈阳机床在华南地区的销售以近两倍于2013年的速度加速增长,显示出了较大的增长空间。由此可见,华南及其周边地区是沈阳机床发展高端智能装备的重要战场,是未来沈阳机床飞跃发展的必争之地。

沈阳机床为何没有选择江苏

1. 江苏智能制造基础扎实

江苏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具有经济活力强、工业发达等优势。“十二五”以来,江苏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智能制造、数字车间等技术在各行业的实施。通过对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的引进使用,以及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引导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建设方面发挥了行业示范效应。通过智能车间项目的实施,将新增近千台智能化高端装备,显著提升江苏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2. 江苏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状况

(1)产值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江苏省的机床工具工业主要由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电加工机床、铸造机械、木工机床、量刃具、磨料磨具、机床附件(含滚动功能部件)和机床电器(含数控系统)等9个小行业组成,产值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省的机床工具生产厂家有1400多家。2013年,江苏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9.69万台。

(2)产业基础扎实。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在发展中既注重本土企业的成长,也注重引进国外数控机床企业入驻。通过与国外知名数控机床企业交流合作,开放试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下属会员企业的入驻,为江苏省机床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了产品和技术的转型升级。例如,瑞士乔治费歇尔集团下属的阿奇夏米尔集团在常州高新区独资设立常州阿奇夏米尔机床有限公司;德国通快集团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合资,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埃马克集团在常州金坛设立工厂,作为亚太区最大的加工生产基地。不仅如此,江苏省还涌现了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南京数控机床及关键部件产业集群、南通数控机床产业基地、扬州数控成形机床产业示范基地、泰州线切割机床产业集群和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等,形成了以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机床企业为主体的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带。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江苏省数控机床行业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逐步实现了品种结构、工艺结构和装备结构的优化,产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开发了大规格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大型高效精密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精密数控内圆复合磨床、高速万能数控插齿机、大型开式伺服折弯机、高速电伺服主传动数控转塔冲床及机械伺服数控转塔冲床等中高档智能装备。智能高端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

(4)存在的不足。虽然江苏省数控机床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产业发展存在不足。

一是核心技术及自主品牌效应有待加强。国内外用户在选择高档数控机床时,更多关注的是产品品牌带来的高品质和优质服务。面对国际大品牌在国内的良好品牌影响力,江苏省的高档数控机床企业,如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等,虽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市场认知度不高,在与国外知名品牌同台竞争时,优势不明显,生存压力大,品牌效应带来的市场份额相对不占优势。

二是高端产业人才较为匮乏。目前,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尤其缺少高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研发的领军人才,缺少具有高技能水平的高级技工,同时还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高端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3. 江苏省机床下游产业特征

(1)产业层次偏低。从全球看,江苏省的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制造优势突出,品牌、营销和设计等环节薄弱。虽然规模较大、制造能力较强,基础配套能力国内领先,但普通机械加工等传统装备制造业比重较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偏低,重大装备总集成、总承包能力不强,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原材料消耗大的加工型产品居多,技术密集的大型成套设备较少,服务型制造占比偏低。

(2)生产模式滞后。当前,发达国家都在推动制造模式的创新。在装备制造领域,拥有差异化和高品质的创新产品,日益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江苏省的装备制造业虽然也在不断推动生产模式的创新,但总体来看,还处于粗放式生产阶段,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市场应对速度较慢,造成企业利润率低下。不可否认,生产模式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生产效率的低下已成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必须逾越的屏障。

4. 江苏已成为沈阳机床的重要市场

江苏是沈阳机床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客户区域。近年来,沈阳机床在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过程中,成立了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沈阳机床在上海、江苏建立了销售、服务中心,向江苏输入了大量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和服务。在泰州,沈阳机床建立了优尼斯工业服务特许中心,并计划在江苏建立总计13家工业服务4S店。优尼斯工业服务特许中心拥有金融租赁牌照,并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金融租赁业务。该中心还免费为企业、大专院校培训技术人才。目前,苏州、泰州和常州等多所高校已与该中心达成协议,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

江苏作为沈阳机床战略布点的优劣势综合分析

1.沈阳机床在华东地区增长空间有限

由于华东地区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对大型数控机床、重型龙门加工中心等装备需求量大,目前已成为国内对沈阳机床产品需求最大的一个区域。沈阳机床在华东地区成立的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i5”产品的销售与新业务的推广,为此而组建了消费电子行业事业部,成立了汽车、航空航天行业部,以深耕细作行业市场,针对消费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客户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2014年,沈阳机床以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可靠的产品技术性能以及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江苏、上海和浙江等华东地区客户的认可,其在华东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35%,较2013年增长了4.03%,但目前其增长已进入瓶颈期。

2.江苏当前不是沈阳机床布局的最佳选择

江苏省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滞后发展的现象,同时短期内很难改变发展模式陈旧的格局。虽然江苏省对企业智能制造建设的引导力度大,但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实施智能制造改造的积极性并不突出,短期内高端智能装备的快速布局并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于江苏省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竞争压力,因而不利于沈阳机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布局。

江苏省如何在智能制造新浪潮中走出自己的特色

江苏是全国的装备制造大省,2014年产值近6万亿元,某些细分行业也已成为全国第一,但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总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沈阳机床此次战略布局珠三角,势必对江苏省下一步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带来竞争压力。因此,江苏省应尽早布局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加速本省的产业转型升级。

1. 谋划江苏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顶层设计

江苏应紧密跟踪国内外高端智能装备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动向和发展布局,抢先对接,尽早引进,及时弥补江苏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短板。尽早谋划布局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紧在省内外进行战略性布局,不断提升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将高端智能装备作为“十三五”发展期间的重点培育对象,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措施,使江苏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成为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成为带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

2. 重点培育有江苏区域特色的高端智能装备

优化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利用财税政策促进重点骨干企业发挥研发创新优势,加快江苏省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专、精、特、新”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鼓励江苏千家机床企业资产优化重组,推动企业结构向“大而强”、“小而专”的方向转变,实现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及具有总承包和总成套能力的大型高端智能装备企业集团,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数控机床企业。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配合“机器换人”整体战略,打造江苏高端智能装备战略发展平台,利用互联网新兴业态模式、产业论坛、供需对接展览会、海外推介会及媒体营销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江苏省的高档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及其产品,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体系。

3. 加快启动智能制造推进工程

加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尽早启动一批装备制造行业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汽车、电子产品、轻工、工程机械、海洋工程和船舶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工厂新建及技术改造重大试点工程。加快人机智能交互、高端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智能物流管理和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传统行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引导新兴领域高起点建设智能工厂,加快推进江苏重点高端智能装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中的应用,增强江苏省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构建及系统装备开发方面的能力。推广适合消费电子、家电、轻工、工程机械、建材和冶金等传统产业应用的高端智能装备成套解决方案。

4. 建立江苏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创新合作是未来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一条捷径。组建由国外高端智能装备行业顶尖科研院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