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瑞士斯达拉格集团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在中国市场,今年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提供的两条叶片柔性生产线,为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树立了标杆。“客户之所以选择斯达拉格集团,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机床是尖端的,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能提供涵盖自动化、数字化加工理念的解决方案,并向他们传递专业知识经验与工艺技术。”斯达拉格机床(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新先生解释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市场可以迅速发展并跻身成为斯达拉格集团全球前三大市场的原因。
斯达拉格机床(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新先生
在被称作是金属加工发展风向标的德国汉诺威EMO展会上,斯达拉格集团突出展示了自己除了硬件之外,是如何用软实力武装客户的。斯达拉格的红色基调在展馆中显得格外耀眼,一个三面安装有显示器的建筑物矗立在展位中央,四周摆放着来自斯达拉格集团旗下各品牌的优势产品以及使用这些设备加工出来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典型零部件产品。“这种布置方式,反映了我们对于本届展会主题‘互联系统促进智能生产’的理解,把金属加工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斯达拉格在这个智能的集成化生产系统里做了大量工作。”刘总介绍说道,展位中央矗立的高大建筑物是斯达拉格的IPS集成生产制造系统(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s)的缩写。
IPS是斯达拉格关于工业4.0提出的一个加工概念,IPS中涵盖了加工中的七个主要元素,从机床的自我检测与优化、机床的保护、人机界面、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效率控制等等,这些都是和机床直接相关的元素,“我们认为,机床依然是在智能化的生产系统里占有很重要的比重的因素。而斯达拉格集团与其他生产制造商的差异性就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中央控制单元的软件以及托盘系统,包括顶尖的制造机床装备,它们整合在一起就是我们集成的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刘总随后又在显示屏上介绍演示了斯达拉格的一个典型案例,以说明其独特之处,“比如斯达拉格集团在航空工业,包括航空结构件、航空发动机,很多关键设备都来自斯达拉格,包括中央控制软件、托盘系统等等。”
而在硬件方面,斯达拉格集团展台一款针对工业4.0新开发的机床Heckert L40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展示中还特意在地面标注了机床的宽度,只有1.78m。据斯达拉格集团交通运输和工业部件事业部总裁Dr. Marcus Otto介绍说,这是一款结构非常紧凑的机床,特别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组线加工的时候非常具有优势,可以用两台机床形成两个主轴同时加工的状态,而机床宽度只有3.8m。
Heckert L40具有80m/min的快移速度,1.2g的加速度值,0.8s的零件更换速度,8.5s的托盘交换时间,以及主轴从启动到加工只需0.9s,“这款机床虽然有如此高的动态特性,但是加工能力以及刚性也是非常高的,这点可以从主轴看出来,这款机床可以配备HSK63或者HSK100的主轴接口,另外,最大可以配备120kW的主轴电机,转速高达30000r/min。机床标配可以选用6个内置的托盘系统,最多存放320把刀。”Dr. Marcus Otto介绍说。
在Heckert L40里还安装有大量的传感器系统,机床相关的加工数据可以传递到人机交换界面上,客户可以看到跟刀库相关的、托盘系统的机床数据,包括机床服务、自我检测与优化的参数等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在线的工具,包括因特网的数据、远程数据诊断等等,这样人机界面非常人性化,可以看到跟我们日常中用到的PAD系统的APP是非常接近的,更加便于操作者使用。为了让参观者更真实感受Heckert L40的加工魅力,在机床的旁边,还摆放着一个用它加工出来的典型的汽车缸体缸盖零件以及一个汽车变速箱的箱体零件。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全球智能制造进程的推进,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机床制造商,斯达拉格还在面临新的挑战,但只要秉承创新、用户至上的理念,就一定会走得更远。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