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做强装备制造业,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推动 ‘东北装备’走向世界”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早在今年两会期间,“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就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已经与英国、法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就特高压、电站、高铁等能源装备领域展开合作。
在我国装备制造业30多年发展长河中,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无疑在每一个重大里程碑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打造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版”、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新形势下,如何打破“高端研发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双重尴尬,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成为摆在这些老工业基地甚至是整个装备制造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向高端制造
2013年3月,国务院下发《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其中老工业基地是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单元是老工业城市。全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地级城市9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5个。
“目前国内几乎没有比东北更有成为‘高端制造业’基地优势的地方,但东北要振兴,非得完成‘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的改造不可。”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如是说,高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高端产品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持续研发能力成为必要条件,也是保持“高端”制造的保证。这种脱胎换骨主要面对现成的资源依赖结构,以及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体制和机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构筑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数十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厚重的装备工业基础,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大批如哈尔滨电气集团、一汽集团、一重集团等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其中。从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其装备制造业体系中有许多行业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优势,或具有一定基础或特色鲜明。其中,大型输变电成套设备、列车车辆成套设备、大型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大型发电成套设备、机器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成套装备在东北地区内即可基本成套提供。
然而,由于历史包袱重,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向高端装备制造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包括尚未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产业分工体系不合理,集群化程度不高,工程总承包能力薄弱等不断浮出水面成为企业正在研究的课题。
摘掉“大而不强”的帽子
“虽然通过30年的努力,我国重大装备获得了进步与突破,但是高端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工信部装备司司长李东在7月28日~30 日举办的“2014年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上如是说,未来重大装备技术发展还需要坚持应用牵引、协同创新、两化融合和开放合作的原则。
30年来,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突破。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冶金,大型乙烯等等重大工程所需的关键的重大装备联合合作,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不断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目前我国重大装备诸如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高铁、核电装备等取得了长足进步,具备走出国门的能力和实力。
但在李东看来,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端的能源装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少,很多高端产品的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二是关键部件发展滞后,主机也面临空壳化发展,高端装备的元器件等也是依赖进口,跟核电相关的比如泵阀类这些高端的液压件等等都是依赖进口,主机的发展受制于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三是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还比较缺乏。
“我国高端装备研发投入不足,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缺位,前瞻性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滞后于行业发展,专利的数量与质量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在质量效益方面,产品可靠性基础研究及试验检测方法成为阻碍产品质量提升的瓶颈,缺少可靠性的评价体系。在品牌方面,我国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另外,我国电力装备产品同质化和低价竞争的现象严重,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低。”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制造强国战略———能源装备课题组组长陆燕荪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说。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