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3D打印不能取代大规模制造;如不能及时规范、引导,恐重蹈光伏产业的泡沫悲剧。
当前,一些地方还争相上马3D打印工业区、产业园,甚至一些乡镇也要建3D打印产业园区,大有跑马圈地之势。专家表示,一哄而上只会带来“虚火上升”,如不能及时规范、引导,恐重蹈光伏产业的泡沫悲剧。
一哄而上乡镇也建产业园
随着各地政府日益重视,3D打印产业已在全国遍地开花。2014年3月下旬,全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南京;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在未来科技城规划200亩土地,用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产业园;湖北省相关产业规划也在抓紧制订;此外,珠海、青岛、成都、渭南等地也正在筹建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3D技术产业园区等。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鑫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至少有数十个地方与他们联系,希望到当地去建中心、设园区,大有“一哄而上”之势。
无序发展恐步光伏后尘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3D打印不可能取代大规模制造,而应该作为传统产业的补充和优化。
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与快速成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峰教授认为,目前3D打印的商业化仍在起步阶段,前景尚不明朗。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涤尘教授认为说:“仅就人才而言,目前真正3D打印技术人才,全国也就七八个团队、四五十人,全国各地纷纷发展产业园,人才严重不足。”
专家表示,各地政府相互攀比、分散发展,甚至盲目上马、低水平重复,无法使3D打印产业形成聚力发展的态势,长此以往,3D打印产业有可能重蹈光伏产业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的覆辙。
专家:应理性布局集中攻关
李涤尘认为,对3D打印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其发展优势和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不引起重视,要么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专家建议成立专项,对3D打印技术和材料进行集中攻关。他们认为,目前北京、西安、武汉等已经形成有实力的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应该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合理布局加大扶持,而不能再走上“撒糊淑面”的老路,在全国到处“点火冒烟”。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