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首次成为对外净投资国。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酸甜苦辣的商业故事。京城控股旗下北一机床公司总工程师邹春生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披露了被业界奉为经典的德国科堡并购案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波三折的并购经过
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科堡,曾被誉为“世界机床行业皇冠上的明珠”。2005年,这颗耀眼明珠被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纳入囊中,成为时任驻德大使口中的“中国在德国投资的典型项目”。
那时,京城控股已顺利完成从准政府机关到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却遭遇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内外夹击,亟需突出重围。
因此,当2004年初,美国英格索尔集团由于经营不善,要将两家德国子公司——科堡公司和济根公司捆绑拍卖的消息传来后,与科堡公司已合作20年的京城控股,对外投资热情被瞬间点燃。
彼时,京城控股旗下的北京第一机床厂作为全国最大的铣床生产厂家,其重型铣床、大型龙门机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科堡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重型机床制造商之一,产品以质量可靠、性能卓越著称于世。
“如果能够成功收购科堡公司,京城控股将获得顶级的核心技术,拥有世界级的品牌和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在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可借助科堡品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邹春生说。
世事难料。竞拍当天,由于欧美国家对中国技术输出的限制,再加上对中国公司实力的怀疑,科堡公司股东提出了极为苛刻的付款要求,京城控股被迫退出竞拍,第一次并购行动黯然收场。
但机会很快再次降临。2005年,新股东海库勒斯集团出于战略调整需要出售科堡,此前与科堡的长期合作经历和上次竞拍中显示出的实力,让京城控股成为了并购方首选。
困难还在后头,首当其冲的是资金问题。依据合约,整桩并购案合同金额需2480万欧元,再加上律师、会计师、投行费用,京城控股共需筹资约2700万欧元。
更糟糕的是,股东方9月17日合约签署后心生悔意,提出无理要求:京城控股的并购资金须在10月24日12点前到账,筹款时间仅一个月零一周。
“这是一场硬仗。”时任公司副厂长的邹春生说。由于当时国家外汇管制很严,换汇需要层层审批。为确保万无一失,邹春生派人分别在各部委蹲点督办,终于在最后一天将并购款项准时送达对方账户。
2005年10月24日,京城控股通过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科堡公司100%股份,成功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舞台。
后并购时代的“大树理论”
并购完成,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并购后资源的整合和运营才是真正挑战所在。起初,当地政府、媒体、工会和员工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并购次日,德国当地一家媒体就发表文章,称“中国人来了,肯定又是把图纸和机器拿走,然后关门大吉……”
“我理解,他们主要是担心就业问题,”邹春生说。对德方来说,股东关心资金,政府关心就业。于是,京城控股与科堡全体员工召开媒体见面会,承诺“保持原有经营运营体系”,并“长期保留现有工作岗位”。
事实上,并购后科堡公司员工人数一直在增长,从最初的499人发展到最多时超过800人。邹春生透露,科堡公司在并购后发展良好,令当地政府大为赞赏。
“科堡还是科堡”,京城控股坚持对科堡的管理“参与而不主导”。根据实际情况,双方讨论制订了决策矩阵,明确包括公关、人力资源、产品开发、市场、财务、重大生产活动和资产处置与利用的决策权责,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与风险防范。协同采购、协同服务、协同销售,协同开发……一个双方共赢的格局初步形成。
因为并购原因,2005年,科堡新增订单曾颗粒无收,但到2006年底,新增订单已达1.7830亿欧元。仅2008年一年,公司近2500万欧元的利润就基本覆盖了2005年并购时2450万欧元的成本。
京城控股在见面会上提出的“大树理论”至今还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科堡就像公司里的那棵大树一样,只有在德国才能枝繁叶茂。要让这棵树越长越大,就要让它继续在这块土地上生长,而不是把它搬走。”
经验心得:不能一走了之!
据麦肯锡的研究,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邹春生认为,对企业来说,跨国并购首先不能贸然投资,其次得想好真正需要什么,“不少公司大量冲着技术和产品去,但事实上不少关键内容在人的脑子里,必须首先有能力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才可能最终取到‘真经’。”
“关厂走人不是办法,”邹春生说,在海外关厂代价很高,当地工会力量普遍很强,法律对劳动者保护意识也强。
科堡公司在订单最多时,曾希望员工每周延长2小时工作时间,最好在周末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临时加班,加班费照付,这在国内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邹春生他们整整谈了11个月,才取得工会同意。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