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和德国,分别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德国“工业4.0”战略。中德制造业之间的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高端制造业的合作上前景广阔。
7月7日下午,“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中外各级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产业领袖齐聚一堂,就中德之间智能制造的交流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为大会致辞,安司长指出,7月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签署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探索实现中、德大型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打造面向未来的工业生态系统。
安司长在致辞中还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这段时间围绕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在做一些新的战略部署,这个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如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产业布局的一个新的方向,正在成为制造业大国产业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着一个两到三年的窗口期,而围绕这样的窗口期,在当前新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快融合的背景下,想要打造中国本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加快发展。从而打造一个既有信息技术,又有工业技术,这样一个标准结构的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大会中,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协会董事迈克尔·舒曼作了主题为“德国工业4.0的成果与未来展望”的演讲。迈克尔·舒曼指出,在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以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略成果,而中国是德国实施工业4.0版本的最佳的合作伙伴。双方通过合作,构建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的机制,互相都可以来进行学习。同时中国也有许多自主创新,在很多领域做得非常好,这些都是值得德国公司来学习的地方。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协会可以帮助中德双方构建一个连接中国和德国合作的桥梁,进一步加强中德之间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
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王鹏认为,中德合作将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王鹏在大会中坦言,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仅是中德,我们会和所有的国家展开合作,但是其中,中德合作之间取得的进展是最大的,同时也是两国领导人最重视的,双方达成了很多的共识,签订了很多重要的项目。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的背景下,品质的内涵在丰富和拓展方面,两国各有优势。中国在品质上面可能目前不如德国,但是我国有着巨大的互联网,而这是德国所不具备的。在未来,如果精良的制造业不能够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就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中国和德国具有非常天然的互补优势,双方在这个领域里没有任何理由不开展深度的合作,来共同发掘未来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德应该携手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实现开放、创新和共赢。
博世力士乐工厂自动化业务拓展部经理Wiedorn Wolfgang在大会期间做了题为“个性化物联网让万物智能”的演讲,在Wiedorn Wolfgang看来,德国实施工业4.0版本,与中国制造2025是可以进行对接的。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互联的企业的一个双向战略。而博世在技术、能源、机床和创新方面都是可以和中国的客户进行分享的。同时,德国工业4.0也是对中国制造业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促进器。现如今,德国在制造业和精益宣传方面有了一个较好的生态的环境,以及精益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这些能够与我们的工业4.0进行对接,与“中国制造2025”进行对接。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在大会中发表了演讲。刘雁表示,德国企业最大的挑战是成本挑战。而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很多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人力成本的压力。智能制造的核心价值,实际上就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的一种颠覆和重构。就如同博世系统那样,对现有结构进行改变,利用成套成型的投入,把人解放出来。而如今,“我们以这样一种更加开放学习姿态,推动更多的世界级的合作”。
作为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成都在接下来的2017到2019年三年的计划推进时间里,所走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而此次大会的召开,为成都的智能制造寻求国际路径找到了新方向。
沿着中德合作的样本道路前进,有助于成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制造业示范城市的步伐,将成都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