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首席咨询顾问、同济大学客座教授袁华博士
在我国机械加工领域,随着对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关注度的日益提升,产品供应商们更喜欢通过购买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机床设备,从而实现向高端制造升级。但拥有了先进的机床和刀具之后,很多加工却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无法让高端的机床产品物尽其用,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整体成本的上升。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对夹具——作为金属切削加工中三大要素之一的这一主要产品的认知,重设备而轻工艺!
工件从毛坯加工至成品,其实是一个完成的工艺过程,这个工艺过程的实现需要机床、刀具、夹具三者的有机结合。工艺制定和实现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因此,工艺问题是机械制造的核心问题!而夹具则在这一核心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机床和刀具不同,这两者目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通用性,一台机床或者一把刀具可以用来加工很多工件,但夹具则需要不断地适应工件的变化,所以解决了夹具问题会对工艺的整体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采用先进的夹持技术可以实现工件的高效夹持,大大节省装卡时间,提高机床的有效使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德国的机械加工水平始终位居世界最前列,就是因为德国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机床和刀具制造企业,同时也拥有一流的工装夹具制造企业。在德国,从设备制造商这个源头开始就非常重视工艺解决方案、重视夹具的应用。德国的夹具公司数量众多,虽然规模不大,但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各有专攻,它们对德国机械加工水平的贡献功不可没。
我们正在逐步迈向工业4.0,在这一进程中,夹具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实现工业4.0或者说要走近工业4.0,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智能制造。机床要智能化、工厂要智能化……那么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夹具如何配合其他环节的同步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了实现智能制造,机床本身要智能,要判断工件的特点并自行制定加工方案,这个过程,刀具的配合基本可以实现,快速换刀以适应加工条件已经不再是难事。难点在夹具。因为出于规格和功能的特点,夹具不能像刀具一样进行频繁更换,因此为了适应智能制造,一方面要尽量提高夹具的更换速度,一方面还要从夹具的适用性方面入手。未来的夹持装置应该具有更高的柔性,从设计理念上,要更开放,尽量适合更多不同工件的装卡,适用面更宽。
举例来说,在车床上常用的三爪卡盘,未来就有被完全替代的可能。因为在车削加工中,会有一些截面是矩形的工件需要被夹持,这时三爪卡盘就不再适用,而需要使用四爪卡盘来夹持。但是传统的四爪定心卡盘在实用中却显得非常不方便:工件尺寸存在误差,通常无法保证四个爪都同时接触到工件,在夹持过程中一般通过垫垫片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能够快速实现四爪夹持的浮动定心卡盘应运而生,堪称卡盘研发史上的一次革命性成果!卡盘机构首先在浮动过程中将工件推向中心,并使四个爪同时接触工件,而后再实现夹紧动作。使用这种卡盘,不需要进行任何人工调整即可完成工件的装卡。
当然,除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外,还有其他一些针对特殊需求的夹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适合五面加工的咬合式夹持技术。五轴加工中心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然而,在加工实践中,这一优越性能却常常无法得到发挥,原因是夹具夹持面经常会覆盖须加工的工件表面,从而产生加工干涉。而新型的咬合式夹持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夹具只须在高3mm宽80mm的一个狭窄区域内夹持工件,从而使得工件能够最大程度地露出五个须加工的表面。夹持的可靠性由卡爪上的齿嵌入工件材料来保证。尽管夹持面积很小,但仍然可以进行大进刀量的重切削加工。
中国机械加工业已经逐渐失去了人力成本低廉、以低价格抢占市场的优势,为了寻找新的发展出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作为这一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工艺的升级已成必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夹具更是责无旁贷。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先进机床、刀具的强大基础,只要对夹具这一工艺核心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么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指日可待。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