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数控:"高铁"下一站进军新能源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0-09-06
分享到

伴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华东数控”的名字一下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就像高速运行的列车,“华东数控”坐稳了国内高速铁路“博格式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第一生产商的交椅后,下一站将驶向何方?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世贤已成竹在胸。

  6个月啃下高铁“硬骨头”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舒适,高速铁路的钢轨需要铺设在一种特制的轨道板上。当 2005 年我国确定修建京津城际高铁时,世界上只有一家德国公司制造的机床能够生产这种轨道板,这种轨道板也以这家德国公司的名字来命名――“博格板”。

  根据铁道部相关设备国产化的要求,2005年 10 月,中铁六局面向全国数控机床企业招标,为京津城际高铁求购博格板加工机床。同时具备先进的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华东数控,一举中标。

  “当时倒排工期,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6 个月,而德国博格公司生产第一台专用机床用了3 年时间。”汤世贤和他的团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我国高铁的设计时速 350KM 高于德国的300KM ,对博格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德国机床不能生产曲线博格板,这个技术难关要由华东数控攻克。

  他们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所有人员倒班作业,连春节期间都没有休假。 2006年8月,经过6 个月的艰苦奋战,专用机床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全部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华东数控一炮打响,一举成为国内高速铁路专用数控机床的龙头老大。自此,伴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兴建,国内共有42台高铁专用数控机床的订单,华东数控独揽 30台,目前已经交付使用 28台。

  随后,华东数控又进行了部分性能及节约成本方面改进,使得华东数控在同类产品市场上一枝独秀。2006年生产的机床,其磨削控制系统及控制软件要从国外购进,每套10万欧元。华东数控自主研发很快攻破了这一技术难题,仅此一项,每台就降低成本人民币近100万元。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世界上许多国家要引进我国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将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汤世贤信心满怀。

  下一站,新能源

  今年3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威海华控电工全面合作签约,华东数控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光伏系统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国家级重要科研基地。作为华东数控的全资子公司,威海华控电工将利用合肥工业大学在光伏产业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开发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前的光伏发电技术,发电之后只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只能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使用,这就大大制约了光伏发电的使用范围。我们研发的这种产品就是把光伏发电产生的低压交流电转化为高压交流电,并实现上网。”汤世贤说。

  光伏发电之外,华东数控还将目光瞄向了风电和核电产业。“电力行业对机床的需求正朝着大型、复合、精密的方向发展,其中大型机床的主要需求方为核电设备厂商和风电设备厂商。”汤世贤说。

  目前,华东数控已在威海新港附近兴建了新厂,他们将利用威海的海上交通优势,降低运输成本,全力进军核电与风电产业。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