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和资源效率——可持续生产中创新的驱动力

可持续生产中创新的驱动力

作者:Dr.Matthias Putz 文章来源:德国Fraunhofer应用研究促进协会(IWU) 发布时间:2012-06-12
分享到
从目前的资源使用速度来看,可以预见到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将为数不多.

从目前的资源使用速度来看,可以预见到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将为数不多。所以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转变观念,思考如何通过节约能源和资源,来获得高附加值的生产。也就是说,未来的制造是不应该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赢利的,而应该以最少资源创造最大价值。

注重生产中的能源效益,会给制造者带来30%甚至更多的能源损耗节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现有的生产进行很多改变,不只是生产流程需要改变,产品也需要改变。需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开发出能够涵盖生产和回收全过程的工艺、方法和产品。

效率——生产技术的意义

人口不断增长,现在全球共有70亿人口,到2050年也许会增长到90亿,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成比例地增加生产、成比例地开发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减少消耗,并确定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将其进一步减少。德国的工程师近期正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来更大程度地增加附加值,而不是通过最少的成本获得,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创新。

另外,资源的有限性也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全球每天需要1100万t的矿物油,900万t的煤,80亿m3的天然气,这样的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还按这种使用量继续的话,那么再过几十年,矿物油和天然气即将枯竭,2180年煤也将耗尽。所以人们在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以及生物能源,是否可以利用这些能源来满足我们未来对于能源的需求。德国现在有17%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但在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才能满足其对于能源的需求。

第三点就是气候的变化,在欧洲有两个主题是我们一直讨论的,就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人为造成的,一是自然本身运转使全球变暖的一个阶段,是非人为的。所以我们要考虑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问题。

能源自给、零排放的未来工厂

减少能源消耗,意味着生产的有效性,这里通过三步贯穿在生产技术中,从而实现能源需求的降低。一是效率的优化,即在生产的流程和工序方面要减少能源的消耗;二是进行全面的能源管理,使生产系统实现可持续性;三是可选择性能源的使用,以及与工厂工序相关的能源的有效利用。

德国工程师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减少30%的能源消耗,我们做过一种分析,随着能源增加的时间,测量每个工件的能源利用量。结果是,在不同的使用方式之下,每一个零部件所使用的能源以及如何去减少能源的浪费,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效率,我们完全可以减少30%的能源消耗。

对于全面的能源管理,我们也有过分析,研究如何减少整个工厂的能源消耗,最大的减少量可以达到20%。我们也可以通过工艺的改进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在一个周期中进行闭环的能源利用。比如说成型加工和紧压加工,因为就目前加工来看,65%的能源都消耗在缓冲方面,这是完全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图2)。

生产中的能源效率

1. 对于能源效率的要求

IWU曾对30位负责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询问能源效率对于其品牌的影响,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人都认为能源效率对他们的品牌影响非常大,并且影响到未来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经理人都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能源效率是可以帮助大家获益的。

另外还有政治方面的需求,比如ISO现在就希望制定一些标准来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效率。在我们操作和运行方面的能源消耗,欧盟也有一些指令,希望能源消耗能降低30%。还有CECIMO制造商自己的项目。所有标准共同的目标都是降低能源消耗。

还有需求是来自于使用者本身的,他们想要获得经济性的效果。我们拿三种不同的机器进行比较实验——小型、中型和大型。不同的设备对于能源消耗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大型设备基础耗能最多,主要来自于冷却系统。此外,机器零件也要考虑是否节能,还有就是生产时间,因为非生产时间也会消耗能量,所以闭环的能量循环。

2. 流程和系统设计

举个例子,关于流程和系统设计。当我们谈到工艺流程,现在工程师已经开始使用仿真技术来模拟工作流程,有的时候是经验的描述,有的时候是用物理模型,或者其他模拟技术,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仿真模拟。谈到能源效率,如果我们能在能源使用方面进行模拟的话,我们可以把它整个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把它放在整个工艺链中进行分析,这属于技术分析,也是关于流程的分析,是网络的整体优化。对于德国的工程师来说,首先要找到模型的限制,把不同单独的流程连接在一起。当进一步深入研究效益的时候,就要选择正确的、相关的变量和参数,还有模型的使用要正确。这一过程的挑战在于,对模块限制和耦合性的定义、参数的可用性以及过程链模型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中空的齿轮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流程模拟,我们队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模拟,明晰整个过程的能量使用,探索每一个过程进行节能和效率优化的可行性(图3)。传统的加工方式是进行钻孔、车削、滚齿、硬化,最后精加工,中间我们进行了第一步优化,即不再进行钻孔,而是以旋压代替,不再进行滚齿,而是进行齿轮滚压然后车削;第二步,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将上一步中的旋压和车削进行整合,再把齿轮滚压和车削进行整合。优化后的工艺流程是,旋压和车削同步、然后进行齿轮滚压和车削同步,最后进行硬化和精加工。整体的目的就是延伸机床的寿命并提高精确度,也要降低失效率并提升最终成品的精确度。

例如在打孔过程中,如果提升金属去除率,会对能量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这样做是希望可以降低机床的使用能量,提高效率,经过分析,各个变量如冷却系统,如果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会怎样,分别是浸没式、微量润滑和干式,结论是冷却系统对能量节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钻孔方面。所以如果能优化润滑冷却系统的话,将会带来很大益处。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过程,因为并不是每一项的指标都会同时提升,需要权衡利弊。

如何监控能量的使用并最大限度避免能量的消耗呢?这里需要讨论关于系统设计的问题。图4是一张机床模拟的图片,当我们开发新的机器或者新的系统的时候,会进行虚拟样机测试。我们可以进行3D的模拟,还有新的方式帮助我们进行虚拟的模拟,搜集分析数据。工程师可以去看、去分析这些3D模拟图形,不仅是机器的行为,而是整个的运动,这种虚拟样机帮助工程师对能量效率还有能量消耗有更好的认识,帮助他们找到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仿生学带给机床设计和优化的一些思考。大自然的万物都有一套通过长期进化而得的解决方案,现在就有工程师喜欢用仿生学知识来优化现在的系统。大自然的很多现象都在提示我们,要向大自然学习,来优化我们的技术。这里举两个例子,分别从运动仿生学和结构仿生学来阐述。首先,一台机器,从运动方面进行仿生学研究,即降低它的质量,提升它的效率。比如可移动的机加工,我们不是把零件移到机器那里,而是把机器移到零件那里进行加工,这是IWU研究所应用中心一个初步的设计。另外一种是在结构方面进行仿生学的设计,如通过设计来优化负载。

进一步阐述运动仿生学(图5),图片上是可移动的机床,左边那个零件非常大,如果移动非常难,所以我们研究了新的机床,这就是我们向啄木鸟学习的成果。另外我们还研发了移动磨头,可以用在难移动工件的研磨中。可移动的机床都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因为我们不需要移动部件,而是只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把机器移到工件处。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一些挑战的,第一就是工件的定向,如何协调工件与机器之间的位置;第二是必须将工件看作是加工机器结构的一部分;第三是加工的高动态性,加工阻力小,从而能源效率更高。尽管有这些挑战,我们还是能找到解决方案,比如降低动态量,降低整体能源消耗等。

这两个是仿生学的例子,汲取大自然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在大零件加工方面、节能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人的书写方面进行仿生学学习,因为人在写字时不是全身在动,而是只有手在动。除了人之外,还可以向青蛙、大象等其他各种生物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机器的灵活性还有我们的设计。

我们曾与大众、西门子在我们的应用研发中心合作一个项目,针对超大型机床的,对于高生产率切削和高速切削都非常适用,并且有更高的刚性和准确度。设计中考虑几个因素,如果是大型立柱,那么就不需要对移动有过多设计;如果想要更高刚性,那么对执行机构就没有太多要求;如果是对高精度有要求,那么就不需要传感器。通过这样的设计,所有的轴可以实现联动,对于大工件的加工,动态效果较好。并且我们可以决定是让机床移动还是零件移动。结果表明,可以降低18%的加工时间,能源节约达15%,不仅精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提高。

关于结构仿生学,比如钢结构,我们会做一些轻量化设计,让整体质量可以降低19%。更好的一种情况是可以进行材料方面的优化,如我们可以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这个特别适用于移动零件,通过这种方法,整体质量可以降低52%。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各个轴的刚性,但有些轴的刚性也会降低,所以整体设计时,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在其中。

还有一个例子是通过设计优化立柱的重量,比如之前是3850kg,通过结构仿生学设计后,可以将质量降低30%,降低到2700kg。但是要考虑到动力电子学还有电机方面的损失。

3. 能量平衡

对成品的加工流程工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能量的损失。引入汽车行业的一个例子,计算KEA累计能量消耗数据。整车的能量消耗,其中26.6%的能量消耗是用于车身制造,21.4%是用于生产汽车底盘,21.9%用于驱动。所以不难看出,其中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于车身的制造,包括机加工、车体组装等都需要大量能量。

这就涉及到冲压车间、组装车间、喷漆车间等方面的整体的能量消耗。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大众汽车还有其他16家汽车生产制造商的支持。我们分析了上述三个车间整体需要的能量,其中冲压车间有50%在于边角料的损耗,12%是产生在废料方面和缓冲方面,大概有60%能量损失没有用在汽车的生产上。而且在组装这方面,还有这样一个连接,各方面工序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喷漆车间,对于车身进行涂装都有能量的消耗。如果看整个系统,我们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基于整体的方案,我们可以节省大约50%的能量,70%的CO2排放和90%的水使用量。我们在进行车辆生产的时候,不仅要分析成本、分析时间,我们还应分析能量,分析节能方面的问题。

我们要找的并不是技术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进行整个系统的优化,目的是基于能量消耗对于整个系统进行规划,并提前知道每一个环节需要多少能量。

又如汽车零部件生产,我们都是越来越多使用高强度的钢,把它加热,可能要超过1000℃进行热冲压。我们对这个热冲压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能量都做了归类。得出,加热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大。十几年之前,我们的冲压车间只有冷却的环节,现在我们还有加热的环节,那么我们要问,是否值得做这样的热冲压。我们对整个流程进行了分析,需要的原材料、使用的能源、流程以及排放等,要找到所有这些研究数据,非常困难,要进行大量计算。我们最后发现一共有16个影响的因子,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能源的效率。

能源效率和部件最好的加工效果

拿汽车的引擎部分的汽缸和活塞的加工为例,发动机汽缸在工作时会出现几何偏差,受摩擦的影响,它占到所有摩擦的50%,燃油消耗的70%~80%,而且不完全密封的燃烧室,还会增加CO2的排放。一旦出现形变,整个系统的精度会受到影响。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在于几个方面,包括组装、运行中温度的变化、热膨胀和气压。要将这种几何偏差最小化,就要进行逆向仿形切削靠模加工。所以我们要优化系统,改进密封。有一个密封件,进行它的机加工的时候,可以去模仿一个气缸的形状,进行虚拟化的组装。

总结

●零误差生产,如果我们能寻找误差,我们就可以减少废品的产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零浪费,100%的材料使用,能进行冷却液闭环的使用。

●零损失,提高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在生产线中进行设计优化。

●功能整合,确定新的材料,如传感器等的应用,让他们进行互动。确定功能的整合和相互利用。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