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步入“新常态”,胶粘剂行业也在经历黄金期后步入成熟和转型的新阶段。面对市场需求放缓、低端产能过剩、节能环保政策趋严、技术创新艰难、市场激烈竞争等问题,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大。 “十三五”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将会为胶粘剂行业发展带来新市场、新空间和新机遇。
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作为全球领先的粘合剂、密封剂和功能性涂层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汉高公司将会如何把握机遇,紧抓创新机制,持续践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引领胶粘剂行业转型升级,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览会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汉高粘合剂业务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任都先生。
问: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了速度,进入了转型期,整个制造胶粘剂行业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目前的现状和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请问,您对我国的胶粘剂产业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可以与我们分享?
答:虽然近两年经济发展放缓了速度,但我依旧看好中国的胶粘剂市场。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胶粘剂产量从2010年的462.8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658.7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9.23%;胶粘剂销售额从2010年的587.3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82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8%。至2015年,胶粘剂产业已突破千亿元规模,相比于其他行业,胶粘剂产业盈利能力强,行业波动性小,增长速度快,未来成长空间大。
从整体来看,目前胶粘剂行业呈现两个现象:一是传统产业的升级,一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去年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传统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加之民众对于环保方面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包括机器人行业等新兴市场成为广大胶企关注和投资的焦点。
可以预计,提升产业质量,企业、技术、管理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等将成为胶粘剂行业的重中之重,创新、安全、环保、节能、高性能的胶粘剂产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十三五”胶粘剂行业发展专注的重点和方向。其中,水基型、热熔型、无溶剂型等环境友好型产品是未来鼓励、发展的热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终端设备、手持设备及显示器、绿色包装材料、医用压敏胶制品等战略性新兴市场对胶粘剂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成为广大胶粘剂企业竞争的市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合作共赢和可持续性发展是胶粘剂行业发展的主流。
问:那么面对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汉高如今已是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粘合剂公司之一,请问汉高如何保持这种卓越创新能力的?据我知道,去年底,汉高在上海新落成了“汉高粘合剂技术创新中心”,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答:首先,创新一直是汉高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汉高来说,创新无限才有无限可能。2015年我们30%的销售额源自公司在近五年成功推向市场的新产品。同时,我们每年拿出总销售额的2.6%进行研发投入和与大学、研究院所的紧密合作,保障了我们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
2015年12月,汉高全新粘合剂技术创新中心在上海盛大开幕,创新中心占地6730平方米,共设有171个研发及产品开发工作站,能有效促进项目团队间的紧密协作。这所全新打造的创新中心配备有世界一流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检测实验室、未来实验室、民用粘合剂实验室及培训中心等。今年新的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将是我们公司最大的一个创新之处,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粘合剂技术在亚太区的研发能力,并能够整合研发资源优势,为中国及亚太区消费者提供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解决方案。
另外汉高之所以能保持卓越的创新能力还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进行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同时还能根据本土市场的条件和需求进行定制化创新,为客户带去价值。例如新的创新中心最终选址上海,这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本土市场趋势,拉近汉高和亚太区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吸引与发展优秀人才。同时创新中心将整合我们的优势资源和研发能力,关注亚太地区最为迫切的市场发展需求,更快速、有效地为本土客户提供定制化创新解决方案和价值服务。
问:在如今新常态背景下,传统胶粘剂行业产能过剩,市场增速放缓。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手持设备及显示器等新兴市场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作为粘合剂行业的领导者,汉高今年在拓展新兴市场方面有哪些创新点?
答:我们一直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持续开拓和占领新兴市场,汉高全球43 %销售额来自新兴市场。关于您刚提到的几个行业,也是我们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我们力争凭借技术和产品率先进入市场蓝海,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汉高针对这些新兴市场推出的产品都很好的遵循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汽车行业要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绿色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消费者、汽车制造厂商和国家法规标准都对噪音污染的控制以及对驾驶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顺应此趋势,汉高推出噪音解决方案,提供了从测试、分析模拟、设计到提供密封、阻尼、隔音和吸音解决方案的全方位NVH服务,并面向整车生产厂家推出的创新产品:液态可喷涂型阻尼隔音材料(LASD),通过高精准和高效涂覆与声学热点区,降低并优化由于汽车结构而产生的噪音,并帮助达到汽车轻量化。2015年我公司产品(TCO 1450 环氧基预成型结构发泡车身增强件)荣获IALTA(国际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颁发的汽车轻量化科技创新奖。
今年年初,欧洲某品牌电动汽车一个超级充电站充电时起火,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关注。据统计,新能源汽车80%的故障来源于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要保持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性,对于电池和电芯的包装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比如电池的防撞击、导热、阻燃和防水性能。如将胶粘剂恰当应用于动力电池,汉高重点推出导热填缝剂、导热粘接剂、导热金属基板、导热垫片、绝缘垫片等一系列热管理材料散热解决方案,也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配套用胶提供了防撞击、阻燃、防水、导热等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电子智能终端市场方面,随着这两年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进入日常生活。对于此,大家不仅要求功能性和轻便灵活,同时要求美观有质感等。我们推出的电解陶瓷镁涂层具有出色的涂层附着力,能够在镁合金表面提供超强保护与平滑图层,同时依然能够保留金属质感与兼顾美观与防腐蚀性能。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型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压力敏感LOCA(PSA LOCA)能够帮助制造窄边框与超窄边框的显示屏。同时,在电路板组装方面,汉高创新性局部遮蔽热熔胶工艺可代替传统手工遮蔽,在喷涂电路板保披覆材料之前通过自动点胶工艺对不需喷涂的部位进行遮蔽保护,同时这款材料易于撕除,大幅提高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比例,从而帮助客户减少综合成本。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拓展新领域,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推动着整个胶粘剂行业的产业升级。
问:通用工业和消费品也是贵公司两个大的业务领域,针对这两块相对传统的行业,贵公司今年又有何创新之处,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答: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备受推崇,上下游企业面临着全新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汉高通用工业部门投入一系列创新技术:在家电领域,汉高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研发了冰箱缠胆、玻璃粘结等先进工艺,助力产业升级;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推广了转化膜无铬方案,为避免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表率;在近年大热的智能制造领域,为满足高质量高效率的挑战,研发了一系列针对机器人市场的不同胶粘剂种类特性的复合型产品,例如乐泰螺纹锁固胶能提供更均匀的装配力矩,达到更高的破坏扭矩和更强的耐化学介质能力,能够保障客户产品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更高可靠性和更长使用寿命。而Technomelt® 低压注塑工艺有效降低了客户产品的废品率;淘汰了灌封工艺的载体盒;无需加热固化,节约能源;固化时间大幅缩短;维护频率大幅降低。从而打开了新应用的大门。
在消费品市场,以卫生用品为例,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如卫生巾要求透气性好,纸尿裤要求柔软、舒适、贴身等。汉高对此推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更柔软的新一代热熔胶对超柔无纺布有卓越的粘结力,提高芯层柔软度,改善纸尿裤的手感。我们还把产品线延伸到前端的非织造布生产中,研发出专用柔顺剂。同时,在纸尿裤的可降解性上,汉高研发了一款可再生热熔胶,其原料超过70%是可再生的。
汉高还创新的推出了针对于透皮吸收应用的压敏型胶带。通过有效的胶药混合,将含有药性的压敏胶带贴敷在皮肤表面,药物缓慢进入人体起到治疗的作用。对此,汉高压敏粘合剂的配方必须完美配合药物成分,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紧密贴合皮肤,同时需要起到防水、透气的舒适性功效。
在这次胶粘剂展会上我们也将展出一系列创新的安全、环保型产品,与现场的客户、同行交流切磋。我们也将与行业客户、供应商以及研究院所紧密合作,为胶粘剂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140年间,汉高凭借不断创新,坚持将可靠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的产品带给客户,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遇,持续走在行业的前列。采访最后任都先生告诉记者:“创新+节能环保助推着汉高可持续性发展,引领着胶粘剂行业转型升级。汉高更希望和其他胶粘剂同仁一起,致力于胶粘剂行业的创新升级和健康绿色发展!”在此,本刊也祝愿汉高明天更加辉煌!
2024-11-22
2024-11-26
2024-11-21
2024-11-25
2024-11-20
2024-11-23
2024-11-21
“2025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航奖”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该评选活动,旨在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实现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优化的整体目标。
作者:现代制造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