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机床工具的产值与出口值排名,历年来都位于世界前五名内;同时,每年都有30亿美元的出口产值,充分体现了其市场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汽车是机床的消费大户,而中国台湾何以在没有强大汽车产业及内需市场为后盾的支撑下,仅仅凭借灵活的应变能力,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呢?
群聚撑起的产业价值链
到过中国台湾考察过的机床业内人士都知道,台湾无愧于世界级的机床工具部落。台湾中卫发展中心处长张启仁在6月18日台湾机床工具新品发布会上表示,从空中鸟瞰,沿着台湾中部大肚山台地,在长约60公里、宽约14公里的乡间,藏着1000多家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和上万家的下游供货商,可谓是台湾地区精密机械黄金谷地,就业人口超过30多万,是全球单位面积产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机械聚集地。
由于台湾地区面积不大,陆地面积不及湖南省的1/5,岛内机床产品的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因此他们很早就把发展机床产业的市场目标定位在境外需求。据悉,2013年台湾地区机床工具出口金额为35.48亿美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工具出口金额为28.72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出口金额为6.76亿美元。
台湾工具机既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黄健中认为,整个台湾,散布在交错田间的、数以千计的各类零件厂、加工厂、组装厂,构成了一个个复杂而完整的机床工业产业体系,这种绵密的群聚效应,正是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产业一个相当鲜明的特性。
“相较于日、韩,中国大陆具有强大的汽车产业与内需市场做后盾,台湾机床工具与零部件产业做出全面向营销的策略,为全球消费市场和各行业客户提供客制化服务,这是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产业目前得以立足生存的一项重要利器。”
他表示,台湾地区机床工具制造厂商素以外销出口为导向,比率约在七八成之间,可以说是台湾厂商少数能以自有品牌营销国际的重要产业之一,具备高度的弹性制造能力及快速应变能力,且多属于中小型规模及地区集中特性,产业分工提醒完整且依附度高。
台湾的机床制造生产企业90%以上集中在台中,这里专业配套能力很强,大部分配套件在本地区都能采购到。一个主机厂由几十个甚至更多配套厂提供配套,主机厂紧贴现代制造业技术发展趋势,集中精力于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的装配调试和可靠性试验等;配套企业则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和主机厂的技术需求,专攻功能部件的研发试验及精益生产,交给主机厂的是成组的部件成品,主机厂不需要再加工而直接进行装配。一些部件的生产也建立在高度社会化分工之上。
早前,本报就曾报道过以刀库闻名的德大(deta)公司自己就不生产一个刀库零件,全部由协作单位提供,关键零件(如刀套)入厂后100%检查,试验台对刀库进行100万次换刀试验,以确保所生产的刀库在用户手上可靠运行。这种产业结构模式摈弃了机械行业传统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将封闭的产业组织转化为开放的协作关系,各精专攻,提升了各自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形成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小巨人企业。
那么一台机床往往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配套厂提供配套,如何保证质量和交货期?答案无非是诚信二字。主机厂和配套厂之间的诚信是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如果配套厂不能保证质量和交货期,就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市场。所以配套厂很注重产品质量和交货期。同样,主机厂对信誉好的配套厂也给予支持,有的主机厂老板还出钱买设备给配套厂使用,设备款在货款中分批扣除,做到互惠互利。如此协作紧密、配套齐全的产业链,形成了台湾机床产业集群紧密集聚,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高性价比的竞争利器
如果说起高端机床,大家第一印象绝不会闪过台湾两字,而要论起中高端,实用适用的机床,那么台湾地区产的机床产品则会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黄健中说,就产值而言,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产品产值约占全球的6%,前有中国大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但台湾机床产品的质量与日本相比,一般业界的认知是,同类产品,台湾质量水平可达日本的九成,但售价却更具亲和力。
正是这可怕的亲和力,让中国大陆成为台湾机床最大的出口市场,2013年出口金额为11.91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34%.
在发布会上,一份关于台湾地区机床产品在大陆市场的应用也随之公布,报告指出,大陆用户对台湾机床产品整体表现比较满意,其中尤以整体功能满意度最高,此次为服务质量,大陆用户使用者对台湾地区厂商所提供的设备与调试服务、故障排除与维修、收钱客制化解决方案和售后培训等服务业比较满意。不过相比于日本、韩国的同类机床产品,不少大陆用户明显偏好台湾厂商所提供的价格、交货速度。
黄健中强调,先进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为从早期大量生产、多样化生产,到少量多样,而未来更朝向深度定制化产品,因此台湾机床工业正筹建创新研发及智慧化的服务中心,以制造业服务化观点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不断精进、创新、持续提供客户优良产品,更好地突出高性价比的优势,在台湾中卫发展中心的辅导下,台湾地区许多机床工具厂商协力组成了M-Team联盟,透过互相观摩与学习,致力推动精实生产、精实管理,以提升全体台湾机床工具产品质量。
“走长远的路需要先改善自己的体质,要够强说话才够力。”张启仁说,秉承这样的想法,从2006年M-Team联盟组建后,参与者合作交融越来越通畅,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部分厂家订单流失处于做三休四的冬眠潜伏状态,联盟的活动并没有因此推迟停滞,一切均依照既定计划如期如质进行,活动的热度与积极度也不曾打折。因此,在经济复苏后,联盟成员厂商早已先蹲后跳地练就了急单、短单变成常单的功力,接单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同行。
据悉,近年来,M-Team成员的员工效率化、流线化与标准化的规范逐趋娴熟,快速换模换线、小批量生产与平准化生产的手法也能整合应用。由于精实管理心法和手法的落实应用,已展现初步成果,除了减少浪费和降低库存外,中心厂示范线的制程时间缩短更是可以从23天降为32小时。
张启仁表示,制程时间的计算单位从“周”降为“小时”,这是机床工具业准交率的一项创举。而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业快速反应和质量能力保证的建立,不仅增加了获利,也塑造地区机床产业的整体形象,成为日本同行寻找合作对象的首选。
记者认为,随着分工和市场的不断细分,在商业生态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同细胞。而细胞与细胞之间,恰恰只能由服务业来衔接。而台湾地区机床产业由于缺乏内需市场的支撑,必须在加强品质同时,全力以服务来加分,才能保持其持续生存。
或许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中国台湾机床产业在几乎没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能成就一番作为,成为独一无二的例外存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