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企业员工人数裁减了三分之一,但工资总额却增加了20%。我想找一条智能生产线,降低人工成本。”3日,在13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沈阳的一家电子公司负责人周鹏四处打听。
在这次展会上,许多慕名而来的制造企业都有类似打算。国内日渐升高的劳动力价格,正倒逼装备制造企业加速采用智能科技。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而在应用领域上,机器人已经从原先的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殊环境,拓宽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机械加工,模具生产等行业。
生产模式向智能科技转型的同时,中国制造的产品方向也变得更加智能化。除生产加工类企业外,在深受“用工荒”困扰的生活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智能科技的应用也开始增多。
“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之间的传递,物联网则做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智能连接。”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吴成东说,物联网大范围使用后,人类很多生产、生活过程有望不再需要人工监测、判断和控制。比如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信号会根据排队车辆的多少,自动调节红绿灯的长短。
国家早在2011年12月就印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等,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专家指出,物联网的重点领域主要涉及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方面。
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趋势,也将一个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智能科技来了,人往哪里去?早在2011年富士康公司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时,就有人担心机器人会不会取代打工者,就业会不会受到影响。
“其实劳动者完全不必担心。毕竟智能科技只会辅助和服务人类,而非替代人类。”人力资源专家曹晶荔说,用智能科技将人类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人有更多闲暇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文明和修养,并在此基础上去做更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最大限度激发自身潜能。
仍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应放天说,人工从生产线上替换下来后,应该更多地去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品牌运营等工作,实现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