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强力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发集成能力形成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2-03-16
分享到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刘晓光呼吁,我国应加强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研发集成能力支持,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行业加快发展.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刘晓光呼吁,我国应加强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研发集成能力支持,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行业加快发展。

刘晓光指出,当前我国工业“母机”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行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仍存在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不能对制造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撑。她指出,振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需确立发展重点,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树立品牌,更要加大政府对重点行业的支持。

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

“十一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业依托国家的一系列重点工程,特别是新能源工程、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产业化工程,加快发展,国家和企业都加快也加大了投入,加大了技术创新和进步,取得了显着的长效作用,特别是在制造等级和能力上,迈上新台阶,具备了世界最大等级和最先进的极限制造能力,也取得了显着的业绩,令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核心制造能力仍偏弱。

刘晓光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被认为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或称为“工业之母”。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技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

她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结构应适度“重型化”,提高重型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特别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和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

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还不到3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5%以上,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再从反映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情况看,2007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整个中国制造业500强总量的21%、25.42%、24.59%。这些数值仍然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水平。

由于装备制造业的落后,近些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值大致占我国进口总值的50%,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发电设备的9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在大型飞机、大型医疗、光纤设备等领域,我国主要靠全盘进口。中国民航现有大型飞机1000多架,全部是从外国进口的。到2020年,还需大型飞机约1700架,每架售价大约7000万美元,需要耗资1000多亿美元。

基础、共性技术尚待突破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依存度较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粗放的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尚未走出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整体素质不高,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制造装备、基础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工业改造结合不够,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远不能适应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存在设计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技术质量不稳、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品牌缺失等严重问题。

分析原因,首先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落后的核心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一些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由于现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制造业整体一样,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利润率低下,难有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的恶性循环。

而高端装备的研发涉及: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研制——产业化;可以看出光有企业的研究是不够的,无法从基础、共性技术的根本上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当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四大趋势:绿色制造业、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远远落在了后边,除了极限制造现在可以做出,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产品质量并不稳定。

其次,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大量成套设备不得不依靠进口。由于缺乏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导致我国具备生产设备部分零件能力,但较少生产成套设备,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装备制造业只能赚“小头”,同时难以拥有和发展自我品牌。

再次,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相对不高。无论在传统行业,或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仍存在巨大差异。从全口径的制造业比较看,有专家计算出,目前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十七分之一。

最后是品牌缺失。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由于缺乏商标支撑,特别是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至今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贴牌加工。

国家应从战略上部署系统研发

面对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反映出的问题,刘晓光建议相关部门,一是针对重大技术装备和高端装备,国家从战略上部署系统研发,实行政府主导的整合和并购,重点整合研发力量和制造资源,从具备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能力入手开始,结合产品研制,形成系统研究、制造能力,通过整合资源,创造技术集成能力,通过并购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

二是设立专项,加大科技投入,重点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制,加快研制,抢占技术制高点,开展研究。

三是要拓展研发和整合的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引入投资资金,支持项目的融资和上市。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