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量规都有对应的参考类型,构成了该量规的一部分。既可以充当量规的硬停止键,也可以用作尺寸测量的起点。例如,在卡规或工作台上,基准一般是平坦的表面,通常被称为固定砧或基准砧。以开始测量的位置作为基准点,每种接触式量规系统都有一个基准点。
如果以速度和性能为标准,则一般使用比较量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加一个基准点。有助于消除操作员和量具的可变性误差,从而提高量具的可重复性。
测量仪器的敏感触点位于基准砧的正对面。通过这种布局可以确保对触点位置进行实际比较或直接感应。以带有百分表的工作台为例:触点(通常具有半径)是指指示器的尖端,千分尺的触点是指感应砧座,如果是带表卡尺,则是指感应钳口。但是有人提出真正的感应点是我们在测量时,实际“感觉”到测量的那个点。
固定基准砧座的感应触点与挡块不能分开。二者必须由量具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测量回路。卡规的测量回路由框架、基准点和和指示装置组成。工作台的测量回路包括底座、支柱、测量臂和指示装置。
在这些示例中,整个结构组成了测量回路。为了实现最佳的测量效果,应尽量缩小测量回路,保证回路的坚固性和耐用性(如图)。例如,在检查小于10 mm的部件长度时,应选择最小但是最耐用且能力适用于该部件的工作台。工作台越大,量规支柱与测量臂之间的“裂隙”或偏差越大。如果选择更大的量规,比如测量范围放大10倍,则会导致测量回路变大变弯,从而致使部件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概率升高。
尽可能缩小测量回路可以确保最佳性能
如前文所述,这项建议不仅适用于机械量规,而且还适用于表面和形状测量。
如果采取的是滑动法测量表面,则以感应触点作为表面光洁度探针及其驱动器。基准点是滑动的探针,测量回路由固定装置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驱动单元/探针可以直接放在部件上,尽可能缩小测量回路。但是,有时候在某些应用中,测量对象是深孔的表面。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包括将驱动器放在孔外,然后利用探针延长杆将探针放入孔内。但是这种操作会导致测量回路变大,引起振动和固定问题, 对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在可行情况下,应利用特殊的固定装置将驱动器和探针放入孔内,关闭回路,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有些形状系统可以用于测量较小的部件,也有一些适用于小体积和大体积的部件。当然,系统越大,其测量柱和测量臂越牢靠。考虑到大小测量回路的问题,量规采用了这种设计。为实现最佳性能(无法缩小回路),回路中的组件应达到一定的强度,确保在测量大小部件时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评论
加载更多